1 / 15
文档名称: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doc

上传人:utuhlwwue61571 2017/4/8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淮安市 2007-2008 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必考部分( 7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8 分) .à o/ niùmí/mǐhá ng /xí ng(Bhè guàn yī ng /yì ngCpāo /pào pú /pūwèiD chu à ng /chu ā ngpí ng /bǐ nggǔ) .[A 满成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 多指坏事)B 捉发吐哺: 用以形容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的样子。 C 音容笑貌: 说话的声音, 谈笑的神态,(与“如在耳畔”不对应) ] [A 成分残缺( 表达……的愿望)C 表意不明(“前者”指代什么)D 搭配不当(“粮食的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 ]4 .示例: ①宁静, 是一种境界。波澜不兴,宠辱不惊。不是苟安之宁,也非沉寂之静,而是处事的宁贴,是明志致远的平静。②宽容, 是一种境界。海纳百川, 胸怀寰宇。不是宽泛之宽, 也非放任之容, 而是心地的宽广,是兼收并蓄的包容。③崇高, 是一种境界。天高云淡, 高山仰止。不是膜拜之崇, 也非高傲之高, 而是人格的高标,是胸无尘滓的高洁。(内容合理, 2 分;句式一致, 2 分;语言通顺, 1分) 5. 中秋节是我国夏历八月十五日以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为主要内容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时间 1分, 主要内容2 分,民间传统 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4 分) 让:谦让 ①两人情感③寻求善处④坚持道义,敢于进谏 (“病而死”无根据) 9.(1) 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道义是最高尚的,他们大略的文字记载却不见, 这是为什么呢? (3分)(2) 武王已经平定商纣的***, 天下都尊奉周朝, 然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守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采摘野菜充饥。(4分)(3) 孔子说:“思想不一致的人,不能相互商量。”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2 分) 10.(1 )前一首写溪水仿佛在和自己殷勤话别。表现了诗人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 后一首写溪水仿佛在为诗人的远别呜咽啜泣。抒发了作者去国怀乡的愁苦之情。(2分) ( 简要分析)(2) (4分) 可以有两种答案, 言之成理即可。①不同意。溪水本无情, 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诗人的主观感觉, 换成“却”字便“实”,说白了,索然无味。②同意。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并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而“似”字无此意味。 11.(8 分)每句 1分(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毕竟东流去(3 )仓廪实而知礼节(4 )下自成蹊(5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6) 歌窈窕之章三、现代文阅读( 20 分) 12.(4 分) 1 只有仰望, 才能向着高远, 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2 只有仰望,才能使精神保持一种上昂的生存状态。 3 只有仰望,才能使灵魂追寻,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4 只有仰望, 才能获得灵感, 铸造成功。 5 只有仰望,才能引领崇高和庄严,在人世中行走。 6 只有仰望,才能激起心底的波澜,引发对人生思考、感悟。( 每点 1 分,答对 4 点即可) 13.(6 分) ①普通人很难达到崇高,但我们不能沉沦, 不能失去对崇高的追求。应该努力向上,提升自己。(3 分) ②让崇高引领我们向前, 皈依崇高, 升华精神,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3 分) 14、(4 分) (1 )作者的第一次仰望,带来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和渴望。(1 分)作者的第二次仰望, 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卑微。(1 分) (2 )老画家因仰望满月而看到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而幸福地哭了(1分) 康德因仰望星河, 体悟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1 分) 15.(6 分)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选考内容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18分) 积极认同的是“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 “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表述有误。 18.(6) 1 自由精神。其高蹈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