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星教发〔 2014 〕7号七星关区幼儿园布点规划方案( 2014-2016 )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区实际,为加快我区学前教育规范化建设进程, 构建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 确保全区幼儿园容量能够满足适龄幼儿不断增长的需要, 促进我区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和快速发展。现提出《七星关区幼儿园布点规划方案( 2014 — 2016 )》如下: 一、基本现状全区目前有人口 150 余万人。有幼儿园 78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31所, 取得办园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 47所, 在园在班幼儿 32331 人(其中幼儿园 13427 人,学前班 18904 人)。有省级一类园 3所, 省级二类园 6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区幼儿人数将逐年增多, 现有幼儿园已不能满足幼儿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急需规划新建公办幼儿园。二、规划原则 1.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幼儿园规划建设要有利于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 2. 坚持就近入园的原则。规划幼儿园要优选区域,合理布点。小区配套幼儿园尽量安置在规模较大的居住小区内, 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 公里以内, 在人口密集地区可增加布点或扩大幼儿园办班规模, 在人口居住相对松散的工业园区等地可适当扩大服务半径。 3. 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幼儿园布局规划要结合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生源预测等因素, 做到布局规划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 4. 坚持稳妥推进的原则。依据全区幼儿园布点规划方案,根据“突出重点,合理配置,分层推进,逐步到位”的要求,稳步组织实施。 5. 适度规模原则。列入市区布点规划的学前教育机构, 规模至少 9 个班。列入乡镇布点规划的学前教育机构, 规模至少 6 个班。 6. 平等接受教育原则。流动人口子女根据现居住地就近选择幼儿园,享有与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我区学前教育实际,可按照公私结合、建租结合的形式, 在三年内逐步调整、完善全区幼儿园的办园体制、园所格局, 以缓解全区幼儿入园难问题。三、基本思路 1. 按照城乡幼儿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充分考虑全区发展进程,确保幼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根据“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原则,在城区大力发展一批公办园,积极引导现有的民办园科学发展。 3. 依据科学布局的要求,按照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及交通便利程度, 进行合理规划。采用一次性布局规划, 逐步到位( 2016 年前)的办法,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四、布点规划根据各街道办事处和部分镇乡人口数, 按照 2﹪测算幼儿数。保留现有省级一、二类园, 改造或逐步撤并尚未达标和办园不规范的民办园, 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具体规划方案如下: 1. 老市西办事处(现市西街道办事处和洪山街道办事处) :共有人口 104862 人,现有公民办幼儿园 18 所。针对辖区人口分布情况及进城务工子女增加,还需在百铭社区、翠西社区、洪山社区各建一所大园,占地面积不少于 5400 平方米。 2. 市东街道办事处:共有人口 36000 余人, 现有民办幼儿园 6所, 还需增建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