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资料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资料
食物中的核酸,经肠道酶系降解成各种核苷酸,再在相关酶作用下,分解产生嘌呤、嘧啶、核糖、脱氧核糖和磷酸,然后被吸收。
吸收到体内的嘌呤和嘧啶,大部分被分解,少部分可再利用,合成核苷酸。
人和动物所需的核酸无须直接依赖于食物,只要食物中有足够的磷酸盐、糖和蛋白质,核酸就能在体内正常合成。
核酸的分解代谢:
核酸
核酸酶
核苷酸
核苷酸酶
核苷 + 磷酸
核苷磷酸化酶
碱基 + 戊糖-1-磷酸
一、  核酸的酶促降解
核酸酶(磷酸二酯酶)。
根据底物可分为:核糖核酸酶 脱氧核糖核酸酶 非特异性核酸酶。
根据作用方式分:内切酶 外切酶。
1、   核糖核酸酶
牛胰核糖核酸酶(RNaseI),嘧啶核苷-3’-磷酸与其它核苷酸间的连接键。
核糖核酸酶T1(RNaseT1),3’ -鸟苷酸与其它核苷酸的5’-OH间的键。
2、   脱氧核糖核酸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3、   非特异性核酸酶
蛇毒磷酸二酯酶 牛脾磷酸二脂酶
二、核酸的化学降解
1、酸降解
易引起嘌呤碱基的脱落,较温和短时间并不引起降解
2、碱降解
RNA、DNA 核苷酸
RNA 2’核苷酸+3 ’核苷酸
(生产上用于制备单核苷酸,DNA无此反应)
稀氨水
115℃,1小时
37 ℃,16小时
核苷酸的降解
1、   核苷酸酶 (磷酸单酯酶)
水解核苷酸,产生核苷和磷酸。
2、   核苷酶
①    核苷磷酸化酶:广泛存在,反应可逆。
② 核苷水解酶:主要存在于植物、微生物中,只水解核糖核苷,不可逆
核苷 + 磷酸
核苷磷酸化酶
碱基 + 戊糖-1-磷酸
核糖核苷+ H2O
核苷水解酶
碱基 + 核糖
3、 嘌呤碱的分解
P390 嘌呤碱的分解
不同种类的生物分解嘌呤碱的能力不同,因此,终产物也不同。
排尿酸动物:灵长类、鸟类、昆虫、排尿酸爬虫类
排尿囊素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除外)、腹足类
排尿囊酸动物:硬骨鱼类
排尿素动物:大多数鱼类、两栖类
某些低等动物能将尿素进一步分解成NH3和CO2排出。
植物分解嘌呤的途径与动物相似,产生各种中间产物(尿囊素、尿囊酸、尿素、NH3)。
微生物分解嘌呤类物质,生成NH3、CO2及有机酸(甲酸、乙酸、乳酸、等)。
4、  嘧啶碱的分解
P391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一、  从头合成
5’-磷酸核糖-1’-焦磷酸 5’-PRPP 次黄嘌呤核苷酸 IMP
原料:CO2 、甲酸盐、Gln、Asp、Gly
AMP GMP
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相应的核糖核苷酸衍生而来的。
一、  核糖核苷酸的还原
ADP GDP CDP UDP
dADP dGDP dCDP dUDP
还原反应一般在核苷二磷酸(NDP)水平上进行
dTMP
dUMP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由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MP)经甲基化生成。
Ser提供甲基,NADPH提供还原当量。
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
dUMP + N5,N10-亚甲基THFA
dTMP +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7,8-二氢叶酸 + NADPH + H+
5,6,7,8-THFA + NDAP+
Ser羟甲基转移酶
Ser + THFA
Gly+ N5,N10-亚甲基THFA+H2O
四氢叶酸是一碳的载体,参与嘌呤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氨基嘌呤、氨甲蝶呤是叶酸类似物,能与二氢叶酸还原酶不可逆结合,阻止FH4的生成,从而抑制FH4参与的一碳单位的转移。可用于抗肿瘤。
3、脱氧核苷酸的补救途径(脱氧核苷激酶途径)
核苷磷酸化酶
碱基 + 脱氧核糖-1-磷酸
脱氧核苷 + 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