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精品范文儿童的节日.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品范文儿童的节日.doc

上传人:744361651 2014/11/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品范文儿童的节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的节日
一师附小孙菊芳
说课
《儿童的节日》是第三单元《我们的天地》中的一个主题,前接《儿童的乐园》,已从设施、结构等角度初步了解了全社会对孩子的关爱,后连《世界各国的儿童节》,知道世界各地同龄人庆祝儿童节的方式,从中了解各国文化的多元性。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儿童倾注了无限关怀、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时时关爱着儿童的成长。尤其是在儿童节到来之际,社会各界举办活动、单位为家长在儿童节放假、父母为孩子准备礼物。公共场所免费开放,都在庆祝节日。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看,通过幼儿园阶段的学****和日常的生活经验,基本上能知道“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并能简单地介绍以往自己和家人、同伴一起过“六一”的经历和描述自己的快乐心情,但是,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和认知水平有限,现在的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在“六一”往往心安理得地接受长辈们的祝福、享受给他们安排的一切活动,除了能看到父母、老师为他们安排活动而辛苦外,不一定能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并对此产生感激之情,更难以想象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同龄人的苦楚和期盼。
因此,本主题设定三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首先通过自身和同伴共同回忆以往过儿童节的情景,唤起快乐的体验,从而激发愉悦感、幸福感,并能进一步地感受到社会对儿童的关怀和爱护,从而产生感激之情;其次通过设计儿童节的活动方案,分工准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索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最后在感受他人给予自己幸福与快乐的同时,能想到需要帮助的伙伴,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回忆以往过儿童节的情景,唤起快乐的体验,对***的关爱产生感激之情,愿意投入到学****活动中应是本主题的教学重点。一年级的“六一”节是学生入学后第一个儿童节,让孩子自主参与庆祝儿童节的活动,各显其能、发挥特长,别有一番意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孩子讨论开展怎样的庆祝活动,做好合理的安排和分工是本主题的教学难点。
我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本主题的教学目标,力图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并设计教学活动,以期达到教学预设目标。
一挖掘生活资源, 激发情感体验
教学实践证明,《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设计如果不注重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和对可能生活的憧憬,那么,学生就可能失去学****生活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孩子们聆听乐曲《快乐的节日》、欣赏节日画面,欢快的音乐和热闹的画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你们知道哪些节日?丰富的生活经历,使得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闸子。这么多的节日中哪些是我们儿童的节日呢?以前的“六一节”是怎样度过的?社会各界是怎样为我们庆祝的?老师的提问又引导着孩子去挖掘自己的生活资源:老师帮助学生实现一个个心愿的爱生举措、小红星儿童节隆重的入团仪式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幼儿园里的过节录像、颁发的奖状和奖品唤起了孩子们的美好回忆,和好朋友分享美好回忆时,脸上洋溢着幸福;媒体、环境宣传和各种社会活动的开展,又让孩子感受到了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快乐的体验引发了感激之情,这种情感变化是以“感悟”的方式取代“告诉”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二关注内心需求,培养学生主体性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指出:儿童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