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课程整合跳出模式化的怪圈.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程整合跳出模式化的怪圈.doc

上传人:y6281 2022/5/2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程整合跳出模式化的怪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程整合:跳出“模式化”的怪圈

  有教师说:“我们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正逐渐陷入一种定势当中。以语文学科为例,我们似乎走进这样一个怪圈:导入,发现问题――上网,解决问题――收集整理资料――网下交流。搜集资料替代了语文的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更别提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去有的放矢地将合适的技术选择合适的时机“无痕”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而只能简单地、不加选择地“临摹”一些既成的模式框架。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师缺少的并不是技术,而是缺少运用技术的智慧和技巧。
  
  二、如何跳出“模式化”的桎梏
  
  ,以课程目标为本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归根结底是以解决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关键问题为宗旨,最终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回归到学科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要以学科课程目标为本,按照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从一节课的“整合”扩展至一个学****单元乃至一门课程的“整合”,瞄准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全局性的问题。这不失为探索应用信息技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思路。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掌握着学****的主动权。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在主动、轻松的学****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现代教育的新理念要求我们改变从前那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材、组织调控教学,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我学****自我发现。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更加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即师生间双向或多向沟通。
  语文学科是一门形象的艺术,教师通过外在的各种信息的传递(包括情感、语言、动作、演示、实验等),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直观可感的形象,再经过学生头脑的吸收、加工,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能力、思想和智慧。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情感和语言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行为互动升华的过程。在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和语言资源的同时,必须激励学生参与行为表现的意识,它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延续和体现,通过动作、表演等一系列行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从而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
  ,以适应性为本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要考虑到技术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问题。技术必须要以完成实际课程目标为本,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不能指望现代媒体可以代替一切,现代化手段并没有包容全部。很多生动的东西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教学中除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之外,还有其潜在的教育内容。学生得到潜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不低于课本上的知识。从这一角度说,技术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潜在教育内容。但应该是根据内容选择相应的教育技术,不应该是根据技术来拼凑教学内容。技术服务于内容的地位是不能改变的。比如,在语文教学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有些教师为了突出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这首词描绘的情境用Flash动画进行演示,这虽然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不是一种很好的教法。我们今天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通过思考和实践来进行的,如果被一目了然的演示所代替,那就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