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解析“矛盾”思路,树立“矛盾”观念.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解析“矛盾”思路,树立“矛盾”观念.doc

上传人:周瑞 2022/5/2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解析“矛盾”思路,树立“矛盾”观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解析“矛盾”思路,树立“矛盾”观念
周晓霞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收录文言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全文如下: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仅在当时很流行,即便放在当下,也是写作中极为常用的手法。只不过我们现在因为共识了这样的典故铺垫,面对一些客观现象时,仅需一个“自相矛盾”的成语就可以概括。仔细品味这样的创作,就可以感受到汉语中成语、寓言形成、流传和运用的脉络,感受这些汉语典籍的价值所在。
三、言语思维解读
知道了《自相矛盾》来龙去脉,就该对其本身进行解读了,感受文本中言语的思维过程。所选文章全篇71字,其实就故事本身而言只有53字,将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人物的言谈举止、对话理念描写得栩栩如生。
人物:鬻盾与矛者、或(隐含围观者)
时间:“楚人”之说可推至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由“楚人”可姑且定为“楚地”(也有可能在他国)
起因:楚人鬻盾与矛
经过:叫卖与责问
结果:鬻者弗能应
教材所选文本为原著节选,没有作任何改编。后期不同版本的文章,有的在“其人弗能应也”后加上“众皆笑之”,显然是为了渲染故事的效果而加。其实原文中楚人叫卖、他人责问、其人弗能应可谓一气呵成,这“弗能应”恰恰是将读者引向了思维方式,进而体会思维过程,自然得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结论。其间来一句“众皆笑之”则一下子冲散了主题,因为作者旨在呈现“自相矛盾”的现状思考,而非鬻者之窘态。就思辨过程来说,言语的针对性、准确性远远超乎观点本身的胜利,这也正是其就尧舜之评价来说,韩非之论并不完善,而这则寓言却广泛流传的原因所在。 文章的奇妙之处还在于整个故事的发展几乎由对话来支撑。
第一句是为了卖盾,“誉”即赞美,夸赞,也即“美其名日”,对于盾的赞美之词,莫过于“堅”,为了强调其“坚”,鬻者将话说到了极致——“物莫能陷也”。
第二句是为了卖矛,而对于矛的赞美之词,莫过于“利”,为了强调其“利”,鬻者继续之前的作风,将话说到了极致——“于物无不陷也”。与前面不同的是,此处用了双重否定的“无不陷”,更进一步加强了肯定的语调。
但凡叫卖者都会尽其所能来赞美所卖之物,而同一鬻者前后叫卖句式相同,内容上却是针锋相对:“盾之坚”对“矛之利”,盾的“莫能陷”对矛的“无不陷”。典型的句式即“吾盾之坚”与“吾矛之利”,按常规句式,“坚”作为“盾”的修饰词,应该放在“盾”之前,也即“吾之坚盾”,若以此读出来,立刻发现这样的句式显然对“坚”的突出性不够。而朗声来读“吾盾之坚”,重点信息(重音)为“坚”,将听众的注意力都聚焦到了“坚”字上来,这就是“之”将定语后置的重要作用。“吾矛之利”同理。至此,一切都是常态下的发展,而为了补充说明自己盾与矛的“坚”与“利”,叫卖者想当然地开始过誉——“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却为自己挖了一个填不了的坑,也给后来的责问发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故事的高潮则在于“或日”,韩非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此处的有力一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思辨过程堪称精妙,而后来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类的思辨模式从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