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鸟的天堂 (人教部编版).pdf

格式:pdf   大小:82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鸟的天堂 (人教部编版).pdf

上传人:aishangni990 2022/5/22 文件大小:8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鸟的天堂 (人教部编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一支乐曲
◆近、反义词归类:
近义词:陆续——连续 茂盛——茂密 逼近——接近
颤动——抖动 静寂——安静 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反义词:光明——黑暗 静寂——喧闹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3)理解词语。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不可计数)
②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应接不暇)
③抑制不住,禁不住。(不禁)
④形容舍不得离开。(留恋)
,解决疑问: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
关键信息提示:(1)榕树很大,它为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2)榕
树枝繁叶茂,它为鸟儿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3)农民不许人们去捉鸟,人
与鸟儿和谐相处,使它们能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准备讨论。
过渡: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不仅学****了生字新词,而且了解到“鸟的
天堂”其实是一棵繁茂的大榕树,作者也曾两次去“鸟的天堂”参观游览。请同
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
①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怎样的景象?②找出文中两次去“鸟的天堂”对应的段落。
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再读课文,让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熟
知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交流后明确:①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看到茂盛的大榕树,却看不
见一只鸟;第二次去看到了许多鸟。②课文第 5~9 自然段写作者第一次去“鸟的
天堂”,第10~13 自然段写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③可将作者两次去“鸟
的天堂”的内容各作一层,开头的背景介绍和结尾的概括总结各作一层。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4 自然段):写“我们”出去游玩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
境。
第二部分(第 5~9 自然段):写“我们”第一次去“鸟的天堂”近看大榕树
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 10~13 自然段):写“我们”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群
鸟欢腾的景象。
第四部分(第 14 自然段):写“我”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方法点拨:梳理文章结构时可以先把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再看其他内容可以
怎样归并,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理清作者的思路,这种方法叫作“提取重点段法”。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随着作者去“鸟的天堂”游览了一番,既欣赏到南
方的优美风光,又领略了百鸟齐鸣的壮观景象。那棵奇特而美丽的大榕树为什么
被称为“鸟的天堂”呢?我们又能从中获得哪些感受呢?下节课,我们会继续学<br****br/> 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熟悉并概括了课文的
主要内容,并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
(示例: 同学在课前给我们学了一些鸟的叫声; 同学背诵了
关于鸟的诗句,说明他们预****充分,也有积累; 同学用 一词造了
一个生动的句子,让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词语; 同学朗读课文流畅,也饱含深情; 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准确、完整,看来是掌
握了概括文章的方法。这节课上表现特别突出的应是 同学,他踊跃举手,
积极发言,分析课文层次快而准,概括层意也能紧扣文段的内容,较之以前有了
很大的进步。老师也希望其他同学能像这些同学一样,课前认真预****上课全神
贯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样,大家学****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一定会一天
比一天高的!)

(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