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传染病预防措施
传染病预防措施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日常要留意卫生,做好预防措施。以下是第一范文网我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送阅读。
致空气,如跑步,做操等来增加体质。
4、生活要有规律。合理支配作息时间,保持足够的睡眠,这对提高自身反抗力相当重要。饮食方面,不宜吃太过辛辣,油腻的食物,少量或禁食芫荽、酒类等刺激食物。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别致的水果和蔬菜等。
5、接种疫苗。进展打算性人工接种疫苗适应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环节,预防性疫苗也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正确踊跃手段,是投资小,收益大的预防措施。
6、要依据天气改变适时增减衣服,幸免着凉。
7、不要自行购置和服用某些药品,不滥用抗生素。有病刚好就医,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安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坚信大家只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留意各方面的细微环节,多多疼惜自己的身体,远离传染源,春季的各种传染病是不会来找你麻烦的。
39种法定传染病分类 35种后增加到37种,至20xx共39种。
20xx年5月2日手足口病被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展管理。 20xx年4月30日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纳甲类传染病的预防、限制措施。
依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备注: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有: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
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1流感。
(三)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备注:
(1)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试验室进展审核确认;
(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5N1流感),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试验室进展审核确认;
(3)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试验室进展审核确认。
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标准》制定此制度。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遵循谁接诊,谁报告的原那么。
2、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觉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觉其他传染病和不明缘由疾病爆发时,应于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同时进展网络直报或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进展网络直报或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3、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觉要求上报的传染病后,应马上询问患者,在登记本上具体登记要求上报的各项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