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20 13 ----201 4 学年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 最大限度地组织和调动我校教育工作者,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全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 创造性地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 进一步深化我校的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课程改革工作, 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二、工作目标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 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 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 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 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 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 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 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三、工作措施(1) 、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双导”教学法,即“导思”和“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自学、交流、测评”,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最大限度地实施电化教学, 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为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积累经验。( 3)、强化个性教育, 给学生宽松的成长环境,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不乱占用学生课余时间, 不搞题海战术,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 在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前提下, 做到减负担不减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4)、探索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建立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科学评价体系。(5) . 实行课程功能的转变, 构建新的课程结构。通过实施课程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探索地方、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构建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 不断丰富与完善课程结构。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为明确课程阶段, 通过例会、教研等多种形式, 明确国家课程就是我们所加的大多数课本, 地方课程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