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ppt

格式:ppt   大小:2,452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ppt

上传人:qingqihe 2022/5/23 文件大小:2.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3月13日通知: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各地要将中医科的设置及业务开展情况纳入乡镇卫生院评审工作中予以考评,并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因为受到中医的影响,在中国人的心中,人体凡是与思想、思维活动有关的事情,是与可怜的大脑没有丝毫关系的。
第十页,共六十六页。
中医有颗伟大的“心”
中医和西医都有一颗心。西医所谓“心”(Heart),指人和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的肌性泵血器官,“心”的疾病有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心肌炎、心律失常等。而中医之心,主要是精神之心,其次才是血脉之心。其生理病理意义要比西医之心丰富得多。西方医学中的“Heart”最多不过150年历史,而中医之“心”至少也有3600年了。
第十一页,共六十六页。
中医之“心”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之中,与宗教、语言、文字、书法、美术、音乐和民俗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心想事成、心胸开阔、心花怒放、心猿意马、心狠手辣、心旷神怡、心湖澎湃、心不在焉、心甘情愿、心平气和、心中有数、心满意足、心慈手软、心急火燎、心灰意冷、心腹之患、心照不宣……还有心算、心计、心声、开心、虚心、爱心、童心、记在心上、心静自然凉等等 】
第十二页,共六十六页。
从“心”的造字意义上讲,小篆之心是一个象形文字,一个实体的心脏解剖外形,说明中医之心包括了西医之心。五脏中“心“与肝、牌、肺、肾四脏,不同之处,惟“心”字没有“月“(肉)旁,这就告诉人们,中医之心,并非仅是一个有形的实体之心,还有一个无形之心,那就是精神之心,而以后者更为要紧。
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与小肠相表里。
第十三页,共六十六页。
一、中成药的基本知识
1、中成药的概念:中成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材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制剂。其特点是具备相应的名称、规格、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适当的包装,标明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中成药具有保存、使用方便,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第十四页,共六十六页。
2、中成药的命名
(1)以处方来源命名 金匮肾气丸
(2)以药物组成命名 麻子仁丸、人参败毒胶囊
(3)以药味数目命名 六味地黄丸
(4)以功能主治命名 开胸顺气丸、清音丸
(5)以其他方法命名 紫雪散、川芎茶调散
第十五页,共六十六页。
3、中成药的分类方法
(1)按功效分类 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挟正剂等。
(2) 按病证分类 感冒类、咳嗽类、头痛类、胃痛类、食滞类、便秘类、腹泻类、眩晕类。
(3) 按剂型分类 蜜丸、水丸、糊丸、散剂、膏滋、膏药、药酒、片剂。
(4 )笔画、拼音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便于查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5) 按管理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便于加强临床医师用药的规范性。如处方药、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
第十六页,共六十六页。
3、中成药的处方来源
(1)传统方 指源于古典医籍,方证明确,组方严谨,疗效可靠的著名方剂。如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丸。
(2)经验方 包括民间流传较广的有效经验方,著名医师的经验方,医院根据临床医师的经验由名家集体拟定的处方。如白带丸。
(3)科研方 通过研究试制,经国家或地方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中成药处方,如银杏叶片。
第十七页,共六十六页。
4、中成药的处方结构
中成药的处方是在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的关系配伍而成。
(1) 君药(主药) 是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药物。
(2)臣药(辅药) 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 有三种含意。①佐助药,即协助主、辅药,以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主、辅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在病重邪甚,产生拒药时,配用与主药性味相反,而又能起到相成作用的从治药物。
(4) 使药 有两种含意。①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第十八页,共六十六页。
5、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主要包括两类。①中药传统剂型:丸剂、散剂、内服膏剂(膏滋)、酒剂、露剂、胶剂、膏药等;②中药现代剂型:颗粒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合剂等。
第十九页,共六十六页。
二、使用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1、合理使用各种剂型:剂型选用常遵循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便(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