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部编版】秋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敕勒歌》.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部编版】秋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敕勒歌》.doc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2022/5/23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版】秋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敕勒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敕勒歌
教课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谈谈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课要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敕勒歌
教课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谈谈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课要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课难点:领会诗的境界。
教课准备:
1.教师:教课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
2.学生:读熟古诗。
教课课时:1课时
教课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批歌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第22课就介绍了两首古诗。板书:22古诗两首敕勒歌今日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感觉大草原怎么样?
这漂亮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这里向来流行着一首赞叹它的民
歌,叫《敕勒歌》。板书:敕勒歌齐读课题。
这首诗向来流传到此刻,今日我们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碰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
读几遍,把它记着。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畅。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想一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理解,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光景。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旺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
向。(可用简图)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四周,四周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体现。
四、细读诗文,领会诗意。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漂亮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
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周八方。
2)睁开想象,领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一句的情形,有感情地读这
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②闭眼想象诗中的情形,齐读、背诵第一句。
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草原,一阵阵细风吹过,使草儿低伏,现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2)睁开想像,领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二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