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精品.ppt

格式:ppt   大小:1,762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精品.ppt

上传人:小落意 2022/5/24 文件大小:1.7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精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精品
4. 导论
3G的系统性能比较
3G的无线传输技术
3G的关键技术
3G的基本特征及演进策略
Date
2
3G5
3G系统的基本特征及演的输出经并串转换以及凿孔(Puncture)操作后输出。Turbo解码器由首尾相接、中间由交织器和解交织器隔离的两个以迭代方式工作的软判输出卷积解码器构成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提案中,除采用与IS-95 系统相类似的卷积编码技术和交织技术之外,还建议采用Turbo编码技术及RS-卷积级联码技术
Date
19
3G5
智能天线技术
其特点在于以较低的代价换得无线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业务质量、抗阻塞和掉话等性能的显著提高
智能天线阵(Intelligent Antenna Arrays)技术,是基于自适应天线阵列(AAA-Adaptive Antenna Arrays)原理,利用天线阵列的波束合成和指向,产生多个独立的波束,自适应地调整其方向图以跟踪信号变化;对干扰方向调零以减少甚至抵消干扰信号,提高接收信号的载干比(C/I),以增加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
无线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业务质量、阻塞和掉话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智能天线阵技术可以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及服务质量
Date
20
3G5
智能天线的实现
N单元天线阵是收发射频信号的辐射单元;A/D转换器完成模数转换以便进行数字域处理;波束形成器由自适应控制处理器和波束形成网络组成, 把一定规律的激励信号转换成与各波束相对应的幅度相位分别提供给各辐射单元,以确定波束形成网络的各部分方向图(波束)的增益、计算各支路之间的耦合以及耦合与各部分方向图的交叉电平的关系,以消除各支路之间的耦合;波束方向估计及跟踪器是估计并跟踪接收信号的到达方向(DOA), 以控制波束形成器改变波束方向来跟踪发送信号源
智能天线阵由N单元天线阵、A/D转换器、波束形成器(Beam-former)、波束方向估计及跟踪器等部分组成
智能天线阵在干扰和噪声环境下,通过其自身的反馈控制系统改变辐射单元的辐射方向图、频率响应以及其它参数,使接收机输出端有最大的信噪比
Date
21
3G5
TD-SCDMA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通过其方向性,从而减小了小区间 的干扰 (8元阵列时约减少8 dB) ,并在因干扰而使高业务量受限的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允许更密集的频率复用
在TD-SCDMA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智能天线是由8个天线单元的同心阵列组成的。此阵列的直径为25cm。同全方向天线相比,它可获得8dB的增益
由于TD-SCDMA采用了TDD模式,上/下行链路使用相同载波,使智能天线能产生最大C/I增益,因此TDD模式是通过智能天线得到最佳的载干比C/I增益的先决条件
集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相结合的TD-SCDMA的系统设计正向由DSP控制的系统最优化迈进。这两个技术为移动通信系统的软件最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并且TD-SCDMA的智能天线的应用对所有的3G业务都有效
Date
22
3G5
TD-SCDMA的智能天线
采用智能天线后,可用多只低功率的放大器()代替大功率放大器(等效于20W的放大器)
其原理是使一组天线和对应的收发信机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可以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使用DSP方法使主瓣自适应地指向移动台方向,就可达到提高信号的载干比,降低发射功率等目的
Date
23
3G5
智能天线技术的优缺点
但是,因智能天线体积及计算复杂性的限制,目前仅适应于在基站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天线技术用于TDD方式的CDMA系统是比较合适的,能够起到在较大程度上抑制多用户干扰,从而提高系统容量的作用。其困难在于由于存在多径效应,从而使基带处理单元复杂度明显提高
CDMA技术的特性是大多数用户信号可在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载波上传送。考虑到移动无线多点到点的用户中,每个用户在小区内的位置都是不同的。这一方面要求天线具有多向性,另一方面则要求在移动环境下,每一独立的方向系统都必须可以跟踪个别的用户由于网络运营商利用此技术可获得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并且所需安装的基站数目就可减少
Date
24
3G5
多用户检测技术
使用多用户检测技术能极大程度上改善系统容量。但困难的问题是对于基站接收端的等效干扰用户等于正在通话的移动用户数乘以基站端可观测到的多径数。这意味着在实际系统中等效干扰用户数将多达数百个,这样即使采用与干扰用户数成线性关系的多用户抵销算法仍使得其硬件实现显得过于复杂。如何把多用户干扰抵销算法的复杂度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是多用户检测技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