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51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docx

上传人:冬梅花 2022/5/24 文件大小:5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安阳供水配套工程02标
(合同编号:NSBD-AYPT/SG-02)
SZ2
1

配备黑红木尺、尺垫等
六、沉降位移观测的工作流程
、观测点的埋设
(1)基准点的设置
观测参照点以本标段沿线的首级控制点和加密控制点为基准,局部通视条件较差或出现基准点损坏现象,应补充加密点埋设。
补充基准点标石应采用不锈钢的金属标志,外侧用混凝土包封做为控制点。其埋设位置安全牢固,在施工过程中不易移动。
(2)观测点的设置
观测点的设置分为两项内容: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第一: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的沉降和倾斜
由于沉井主要是靠自重下沉,因此,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由于底部刃角下土体受力不均导致沉井下沉过程中出现倾斜。该类沉降观测点设置布置在沉井的外侧墙体上,自上而下每隔50cm
布设一组沉降观测点。该观测点的布置首先是首先自上而下将沉井外壁等分(间距50cm),然后做出标记,并用沿标记将水泥钉分别订于墙体的外侧,端头露出2cm作为观测的点位。
该类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图如下:
图1-1沉井侧墙观测点的布置
第二: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围绕沉井四周布设,距离沉井周边每隔1m布设一组,
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1-2沉井周边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②位移观测点的设置
位移观测点包含两项内容:
第一: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倾斜位移观测点
该倾斜位移观测点布设于沉井侧墙墙体上,沿沉井四周中心线分别将沉井外墙体中心标示出来,然后标示的中心线将水泥钉分别订于墙体的外侧,端头露出2cm作为观测的点位。每侧边墙做一组观测点,每组5个点位,沿沉井外墙自上而下均匀布置,并作特殊标记。
第二: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位移观测点
该类位移观测点布置于建筑物上,如该建筑物为房屋的,则在房顶或者房角布置一组观测点,每组2个点位,每个点位选择直径8mm的钢筋
作为标示,每个点位均应固定安全牢固,施工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动。如该建筑物的线杆或者其他类型的,则在线杆上选择目标观测点,如线杆上的避雷针等尖细的物体,如没有则自行布置观测点,布置模式和房屋一致。
、沉降位移的观测方法
(1)基准点的观测
由于基准点采用沿线的加密控制点,因此基准点的观测采用加密控制点的测量方法。如沉井周边加密控制点满足要求,则不必进行基准点的观测,直接采用原加密控制点观测即可;如沉井周边原有加密控制点破坏或不通视,则需对其进行重新观测并平差计算。新补测加密点平面控制采用GPS静态观测或者导线测量模式进行,水准测量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模式进行,在原有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观测并平差计算,待其精度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2)沉井位移点的观测
1)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观测
沉井下沉过程中由于自重及取土位置顺序的影响,下沉过程中会出现不均匀沉井的现象,其观测方法如下:
①分别在沉井前、后、左、右四面架设DSZ2水准仪水准仪并后视基准点;
②分别在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上立尺并记录其观测值;
③分别计算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的高程;
④对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的高程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四个高程的偏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则认为沉井下沉均匀,否则,根据高程大小调整下沉方向。
重复观测,直至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的高程偏差满足要求为准。
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沉井下沉完毕。
2)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①分别在沉井前、后、左、右四面假设DSZ2水准仪水准仪并后视基准点;
②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在前、后、左、右四面的沉降观测点上立尺并记录其观测数值,直至将每个小组的观测值完整准确的记录完毕为止;
③分别计算每个小组中各个沉降观测点的高程;
④间隔固定时间,重复观测并分别计算同一小组中同一观测点的高程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
⑤对每一小组中每个点位的高程单次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进行分析,如果满足要求,则继续下沉施工,如果不满足要求则立即停止施工并采用有效的安全应急措施。
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沉降安全下沉完毕为止。
3)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的倾斜位移观测
①用全站仪架设于其中一个观测基准点上,后视另外一基准点
并检查其精度;
②分别观测沉井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上中心点的平面坐标
并记录;
③间隔一定时间重复观测并记录同一高度上中心点的平面坐标;
④对同一高度上不同观测时段内每个点位的平面坐标进行比较并求解出偏差值和点位误差值,然后计算累计偏差值。
⑤对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