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doc

上传人:y6281 2022/5/2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看似平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古今中外的文章家都讲究锤炼语言并对此都有过明确的说明。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的艺术就在于言简意赅,言近旨远。也就是要锤炼语言。下面就浅谈一下词语锤炼问题 看似平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古今中外的文章家都讲究锤炼语言并对此都有过明确的说明。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的艺术就在于言简意赅,言近旨远。也就是要锤炼语言。下面就浅谈一下词语锤炼问题。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英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或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个。而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惟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在中国古代,作家对词语使用也有很高的要求。有关于贾岛“推敲”词语的故事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也有卢延让的“吟安―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名句,这些便是明证。正因为有这种对于语言锤炼高度重视的态度,所以古人们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名篇。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传神的“绿”字使王安石的小诗《泊船瓜洲》千古流传。“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个“闹”字使宋祁这一名字顿时响彻北宋词坛,也是喜爱宋词的后人肘常去探访他的《玉楼春》。以上两例中的“绿”、“闹”皆形象、生动、准确并带有动感地刻画了春天蓬勃的生机。
  当然,当代作家也是如此。
  例如:“他无时不刻地从父亲那里邀来注重和认同”,一个“邀”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把母亲对父亲的那种令人不好意思拒绝的勉强准确地表现出来。(出自当代作家严歌苓的散文《母亲和小鱼》)“煎鱼的腥味胀在房子里”中的“胀”字充分的表现出腥气的浓烈、不易飘散,给人的感觉极不舒服。而母亲因为为她深爱的人做事而对此浑然不觉。实在是妙得很。(出处同上)“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一个“挺”字把“宅门”的那种冷冷清清、毫无生气点染了出来。(汪曾祺《胡同文化》)
  对于名家作品的语言贵乎能学以致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对其语言的妙处非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不可。
  无论古人、今人,对于词语的锤炼皆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改变词语常用的词性,从而引人联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一般当作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使江南的春光铺天盖地涌到读者面前。又例如:“妈妈早已不上舞台,身段粗壮得飞快,坐在一张小竹凳上‘吱呀’着它。”(出自《母亲和小鱼》)分析:吱呀是拟声词,在这里用作动词,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小竹凳的不堪重负和作者的烦躁心情。
  
  二、改变词语的常见搭配,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母亲父亲烘了许多小鱼)“但她一条也没请哥哥和我。我们明白那种酥、脆、连骨头都可口。然而我们只有嗅嗅看看,咽回一泡又一泡的口水。”分析:“嗅嗅看看”一般是描绘小猫小狗的,“一泡又一泡”一般也不修饰口水,作者在这里却标新立异,准确地表明:热切的愿望没有得到尊重,更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