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寻找红色足迹的观后感范文4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寻找红色足迹的观后感范文400字.docx

上传人:mama1 2022/5/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寻找红色足迹的观后感范文400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寻找红色足迹的观后感范文400字
找寻红色踪迹的观后感范文400字1
提起革命圣地,大家肯定会坚决果断地说出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延安革命老区等,但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也有一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陕甘革命依据地——照金。 宁静的呆在那里,无声无息。他用无言的方式,敲响我们心中的警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找寻红色踪迹的观后感范文400字3
我们的华蜜生活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一个个英勇牺牲的烈士,从一名名足智多谋的中国人,从一位位优秀的领导人,坚决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中得来的!那么,让我们走进历史时刻,寻访“红色踪迹”吧!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带领部队进入井冈山,在井冈山成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依据地,1928年4月,朱毛红军在井冈山成功会师,从今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的成功。
1940年6月1日起先,胶东日军对招、莱、掖等依据地绽开了大规模的扫荡。6月5日,扫荡的敌人八路军的五支队十四团。为了排斥胶东区党政机关和抗日军政高校第一分校平安转移,十四团在团政委张咨明、副团长宋子良的带领下,占据灵山高地阻击敌人。面对众多敌人,战士们毫不畏惧,浴血备战,但由于我方寡不敌众,战斗非常惨烈,副团长宋子良、军需到处长王吉山相继牺牲,200余名净土以血染青山。
现在,新中国早已成立,改革早已开放,我们过着宁静、舒适、美妙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并且,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报效我们的祖国,把革命先烈的心愿传承下去。
找寻红色踪迹的观后感范文400字4
今日的华蜜生活是怎么来的呢?敬重的老师告知我们:是由多数位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不由得使我想起上次去“郑州市烈士陵园”的情景。
去年清明节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班到“郑州市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到了陵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碑上周恩来总理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久久的凝视着这几个大字,使我思绪万千:革命烈士们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名族,为了中华儿女们……献出了自己的珍贵生命。虽然你们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你们的精神恒久在我们心中!我们会沿着你们的踪迹接着前行。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烈士墓地,看到这里有这么多革命烈士离我们而去,心里有说不出的痛,使我再也无法限制住自己的眼泪……躺在这里的还有许多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彭雪峰、杨靖宇、吴焕先等四位将军都是河南人,也是我们河南人的傲慢!革命烈士们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我们肯定会继承你们的遗志,爱护好我们的国家,不容他国侵扰,如有来犯会让他们双倍的偿还。最终,我向全部的革命烈士们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同学们,我们要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华蜜生活;要好好学习、驾驭先进文化学问;要多走进革命老区,感受红色文化,主动主动的进行爱国教化,提高自身素养;为我们可爱的祖国保驾护航!
找寻红色踪迹的观后感范文400字5
今日,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趁着好天气,我们来到了徂徕山游玩,山青水秀,景色美极了!突然,一座宏伟壮丽的纪念碑呈现在我们面前,走近一看,原来是徂徕山起义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它是1987年为纪念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建的高23米的纪念碑,徐向前题写“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武中奇题写隶书碑文。  
看着这座碑,让我心潮澎湃,想起当年的徂徕山起义!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发动泰安、新泰、莱芜、泗水等地群众和平津沦陷区的流亡学生,在此誓师,宣布抗日武装起义,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队长,赵杰任副队长,黎玉任政治委员。队伍以徂徕山为依据地,转战于鲁中南地区,经过短期训练后,1月中旬,部队下山,沿泰安的茅茨、良庄向新泰进发。途中,得知敌人要从大汶口去新泰便确定伏击敌人以打击敌人、熬炼部队。部队从二、三中队中选择了部分精干人员和武器,由赵杰、封振武率领,26日拂晓隐藏进入设伏阵地寺岭村。下午15时,日军的一支马车运输队由大汶口方向进入了伏击圈。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向敌人猛烈开火,排子枪、手榴弹,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打响了四支队抗日的第一枪。但是战斗中,三中队班长杨桂芳在抽出大刀要冲上去砍鬼子机枪时不幸被敌人的枪弹击中胸口儿壮烈牺牲,成为四支队创建以来的第一位烈士。  
徂徕山起义是山东省委干脆发动领导的一次起义,发挥了山东抗战的源头作用、山东抗日队伍的种子作用,在山东首次打出了八路军的旗号,打响了山东省委独立领导山东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山东省党组织独立自主领导抗战的序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一九三八年六月间,全省共爆发了十余起较有影响力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