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docx

上传人:zhuwo11 2022/5/2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第八章重要林业工程用地规划
为了科学合理的利用林地资源,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必须对清丰县重点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道路两侧、村庄四周、坟墓周边以及山脊等地段建造生物防火林带,形成系统的生物防火阻隔网。按照省厅统一标准要求,在灵峰山、龙王山保护区等重点防治区域规划建设生物防护林带
280公里,计面积8400亩。整体工程规划分期实施,其中近期规划建设生物防护林带80公里,计面积2400亩;中远期规划建设199公里,计面积6000亩。主要以种植木荷、青冈、油茶、杨梅等耐火树种为主,以阻挡林火蔓延。
商品林体系建设工程
商品林体系建设工程应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上升到生态化发展的层面,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商品林开发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提倡定向培育,实行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经营。清丰县商品林体系建设应发展以竹林、珍贵树种为主体的用材林为重点,提升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建立竹子工业原料林基地、特色林木种子种苗基地和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适度发展茶叶、水果、木本药材等特色经济林,着力提高林地的经营水平。
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提升工程
少华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建于1998年底,1993年进行改扩建,,建设范围包括山川乡山川村、马家弄村、北弄村和高家塘村,天荒坪镇东坞里村、港口等村,递铺镇霞泉村、碧门等22个村以及灵峰林场港口林区。近年来,随着全国竹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地争相建设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少华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成功经验和模式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也使少华竹产业面临新的挑战。但少华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的下一步发展却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不断的探索。同时,已有的成功经验也需要在全县示范推广。实施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提升工程,将对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少华竹产业发展并使少华竹产业始终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工程以建设高效生态的现代科技园区为主要目标,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力量来推进少华竹产业升级,增强少华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竹产业由产量数量型向质量经济型转变。同时,通过提升工程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建立先进的园区组织管理模式,提高园区组织化程度,实现园区的规模效益。规划至2010年,园区覆盖面积25万亩(由山川园区和杭核园区两个区块组成),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毛竹现代科技园区。至2020年,园区面积将扩展至50万亩,覆盖少华大部分竹林培育基地,届时,少华竹林将全面实现高效生态化培育,经营管理全面实现组织化、信息化,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竹林高效生态培育基地。
竹子工业原料林建设工程
工业原料林是指为纸浆、人造板及特殊工业等企业生产定向培育、提供直接或辅助生产原料的速生丰产林,是解决当前林产工业原料供应不足的根本途径。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是国内外大中型林产品加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必由之路。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妥善解决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出现的木材供需矛盾,保证木材加工企业原料的供应和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必须加快林产工业企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步伐。
竹产业是清丰县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经过长期努力,少华竹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从竹叶到竹根的全竹开发产业链。但随着少华竹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原竹总量供不应求态势日益明显,1997年竹材缺口已达到80%以上,特别是支撑特种加工需要的大径竹材供应严重不足,难以构建长期稳定的原料供给体系,资源约束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建设竹工业原料林基地,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不仅可缓解清丰县原竹原笋供需矛盾,促进竹产业的发展,而且对减轻木材市场需求对生态建设的压力,保障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森林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的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划期间,全面实施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因地制宜地进行竹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15万亩毛竹速生丰产林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在25万亩低产低效竹林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在全县建立竹工业原料林基地10-15个,面积40万亩,其中大径材培育示范林5万亩;省外建立竹工业原料林基地20-30个,总面积100万亩,其中大径材培育示范林10万亩。与工程实施前相比,平均胸径增加1厘米,竹林平均立竹量增加40-60株/亩,平均立竹量达到199株/亩,竹材产量增加30-50%,其中大径材培育示范林竹林平均胸径增加2-3厘米,竹材产量增加50-80%。
特色林木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工程
加快林业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新技术的应用,收集整理和保存种质资源,引进驯化国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