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强效降酸,安全出击
第一页,共四十五页。
主要内容
高尿酸血症概况
1
2
3
高尿酸血症的诊治
高尿酸血症与肾损害
第二页,共四十五页。
CKD的危险的药物
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
利尿剂(尤其噻嗪类)、小剂量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环孢素、他克莫司、尼古丁、吡嗪酰胺等
第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药物治疗
降尿酸药物
其他:氯沙坦、氨氯地平、非诺贝特等
非甾体抗炎药
秋水仙碱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痛风急性期
第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降血尿酸药物的分类
苯溴马隆
别嘌醇
作用机制
减少尿酸在肾小管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
排泄途径
肝脏
主要通过肾脏
安全性
肝、肾毒性
剥脱性皮炎风险
指南推荐
ACR不推荐
ACR一线
禁忌症
肾/尿路结石、
急/慢性尿酸盐肾病、eGFR<20ml/min
别嘌醇过敏、
重度肝肾功能不全
第十九页,共四十五页。
降尿酸药物作用机制比较
苯溴马隆
第二十页,共四十五页。
2012 ACR 痛风治疗指南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剥脱性皮炎
尿酸合成抑制剂——别嘌醇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中国痛风人群HLA-B*5801突变阳性率
临床应用PCR测序分型法(sequencing-based typing,PCR-SBT)对中国北方汉族1200名痛风患者HLA-B*5801的检测结果显示,HLA-B*%,在目前报道的各种族中仅次于韩国。
HLA-B*5801
基因突变阳性率
中国汉族
%
韩国
%
欧洲
%
日本
%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五页。
非布司他(Febuxostat)
非嘌呤类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口服后1h吸收率达到85%,半衰期8h
经过肝脏、肾脏双通道代谢,49%经肾脏排泄,45%经肝脏代谢,轻中度CKD以及轻中度肝功能不全不需减量
可用于对别嘌醇过敏、有肾结石、eGFR<30ml/min的CKD患者
尿酸合成抑制剂——非布司他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非布司他作用机制
非布司他
(-)
(-)
(-)
(-)
次黄嘌呤
黄嘌呤
尿 酸
非布司他
XO:黄嘌呤氧化酶
XO:黄嘌呤氧化酶
(-)
嘌呤合成过程
嘧啶合成过程
别嘌醇
(-)
(-)
OMPDC:乳清酸核苷酸脱羧酶
PNP: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五页。
降尿酸治疗对肾功能的影响
临床风湿病杂志,2014,10,CLIN RHEUMATOL[IF:]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五页。
研究目的
降尿酸治疗能否改善肾脏尿
酸排泌功能以及改善肾功能
?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标本采集和肾脏排泌功能计算
清晨空腹血+24小时尿液标本
基线
肌酐清除率(Ccr):CKD-EPI
尿酸清除率(Cua) = Uv×Uua/Sua
肾小球尿酸滤过负荷(FLua) = Ccr×Sua
尿酸排泄分数(Feua)
= (Uua×Scr)/(Sua×Ucr)×100
每单位肾小球滤过体积的尿酸排泄率(EuaGF )
= Uua×Scr/Ucr
计算公式
抑制尿酸生成
促排
别嘌呤醇 300 mg /d
非布司他 40mg/d或 80 mg/d
苯溴马隆50mg/d
规律治疗>2个月
开放试验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对照组
n = 51
痛风组
n = 104
年龄(years)
±
±
Sua(mg/dl)
±
±*
Scr(mg/dl)
±
±*
Uua(mg/dl)
±
±
24hUua(mg/day/)
±
±
24hUcr(mg/dl)
±
±
Ccr(ml/min/)
±
±*
FLua(mg/min/)
±
±*
Cua(ml/min/)
±
±*
FEua(%)
±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