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专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ppt

格式:ppt   大小:192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专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ppt

上传人:相惜 2022/5/26 文件大小:1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专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专题
什么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整理课件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一)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货币流通公式:W—G—W(运动目的是实现不同商品的交换)
资本流通公式 公式:
物化劳动表示: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活劳动表示: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时间表示: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量:
决定因素: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总量
公式 M= m`·v
整理课件
3、资本有机构成
生产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状况所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上的比例关系。
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通常用c :v来表示资本的有机构成。
整理课件
资本有机构构成提高反映着生产中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一方面同样时间内加工的劳动对象增加,使生产资本中c的比例提高,从而c:v比例提高;
另一方面生产中使用技术更先进从而价格更昂贵的机器,也会使生产资本中c的比例提高。
整理课件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6小时 12小时 15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15-6=9小时
整理课件
劳动日的最低限度:生理界限;道德界限
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争取缩短工作日的斗争
现代科技进步对缩大劳动日的作用
8小时工作日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
整理课件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4 6 12
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8小时
整理课件
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都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前者: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后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价值规律内容:通过扩大和增加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整理课件
剩余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实质.
决定着社会资本运行的各个环节.
决定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矛盾发展全过程.
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
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建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
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把钥匙.
整理课件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则及其结果
(一)利润、利润率
1、成本价格
概念: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用K表示,公式:K=C+V
商品价值转化为 W=K+m
意义:
(1)产品出售的最低价格界限竞争胜败的关键
(2)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C与V的区别
整理课件
2、利润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m转化为p.
关系: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产物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整理课件
3、利润率
概念: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整理课件
关系:
联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M与不同K量的比率。
区别
质:前者反映剥削程度,揭示剩余价值真正来源,后者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量:利润率总小于剩余价值率。
影响利润率因素:
m`高低, C:V高低, n快慢, C节省.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