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你想”到“我要”
“带班累”是很多幼儿园老师一个共有的感觉,其原因就在于班级常规的落实,老师想和幼儿要的并非一回事。那如何让老师的“我想”变成孩子们的“我要”,让孩子们主动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呢?这是我在带班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追求从“你想”到“我要”
“带班累”是很多幼儿园老师一个共有的感觉,其原因就在于班级常规的落实,老师想和幼儿要的并非一回事。那如何让老师的“我想”变成孩子们的“我要”,让孩子们主动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呢?这是我在带班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追求的。
一、管理思路
动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是出于一定的动机。”而内在动机对个体行为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它能够提高个体的努力水平,因此应成为激励机制的核心。由此推断,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只有激发起幼儿遵守班级常规的内在动机,才能有效形成幼儿自主管理的教育效果,才会把老师的“我想”变成“我要”。而鉴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其内在动机的形成并非能一蹴而就,而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因此,在“星星榜”的变革上,我遵循这一原则,进行了如下变革。
二、“变”在哪里
——师评变幼儿自评、互评
传统的“星星榜”是以老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然而,既然是以提高幼儿自我管理为目标的,那就应该体现幼儿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遵守班级常规的孩子可以自主去拿取一颗五角星来评价自己,孩子们在自主拿取五角星并比较的过程中会自然出现相互监督,互相评价的过程。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是实现孩子在评价中主体地位的方式,赋予了幼儿参与评价的机会和权力。在此过程中,孩子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
——老师“想”变幼儿“要”
班级常规是否能成为孩子的内在动机呢?什么样的班级常规才能成为内在动机呢?“最好的班规来自师生共同的智慧,尤其要体现学生自己的意志”。来自于孩子的,孩子感兴趣的班规才是驱动幼儿自觉遵守的内在动机。所以在班级常规的制定上,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
——物质奖励变精神奖励
这帮孩子在一开始的“星星榜”实施过程中是充满斗志的,五角星的奖励成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效果立竿见影。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五角星的频繁使用让这帮孩子渐渐不那么重视了,无法激起他们更多的热情。无意中得知平行班中实行的“积分制”,于是决定效仿,集满几颗星星就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励。
这个方法一实施就得到了很大的响应,孩子的精神面貌马上焕然一新,各个表现得异常积极。这个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只是让孩子们为物质而“工作”,孩子们是被动的。短期可能成效很大,对于长期的发展具有不利因素。如果想要形成一个长效机制,需要更高级的奖励不断更新。在微信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关于西方国家教师的“奖品”,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西方国家的奖励避免了以物质驱动孩子,更多的是以责任感、荣耀感,集体荣誉,成就感,自主选择,获得更多的自由来驱动孩子,帮助孩子建立的是内在的驱动力,值得学习和借鉴!
从这个意义出发,物质奖励这个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家陈佑兰先生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