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doc

上传人:小健 2022/5/27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童诗接龙,引发童心
出示课件 老师读上句 学生接下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槌。——袁枚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一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一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童诗接龙,引发童心
出示课件 老师读上句 学生接下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槌。——袁枚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一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一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驾。一一高鼎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一一叶绍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一一范成大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一一吕岩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一一杨万里
读一读这些诗句,有什么发现?是啊,在这些诗句里, 我们发现了许多性情各不相同的儿童,有懂事的,有贪 玩的,有聪明的,也有悠闲自在和淘气调皮的,他们各 自在忙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宋 代诗人杨万里的古诗《舟过安仁》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 去了解他们。板书,作者,出示课件介绍作者。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生:读了 诗题,我知道诗人乘舟路过安仁县。生:从诗题中, 我还知道这首诗描绘的可能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 见。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 品读诗歌,感知童心
师:诗人乘舟路过安仁看见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 课文。同学们学****古诗不是第一次了,你们以前是怎样学****古 诗的呢?指名说。大家的方法还真不少,老师给大家梳理了一 下,出示课件。指名读。
1、 紧扣诗题,了解内容
2、 围绕诗句,猜想画面
3、 把握重点,品味意象
4、 反复诵读,悟出诗情
下面请同学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读一读今天这首诗。
(一)初读感知,读准读通古诗
1、 自由朗读古诗。
2、 检查读古诗情况。(一)指名大声读这首诗。
【预设】关注"篙(gdo)、棹(zhdo) ”两个字读音。
3、 齐读全诗
4结合注解、插图整体感知诗意:
(1) 师: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指名说。
出示动化FLASH
(2) (定格为静态画面:一叶小舟上,坐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他 们身旁放着撑船的竹篙、船桨,俩人中间还放着一把撑开小伞。)
画中的主人公是谁?从哪句诗看出来的?(一叶渔船两小童)在 干什么?(收篙停棹坐船中)“篙”“棹”什么意思?用来做什么
的?指导读一二行诗。
(3) ( 伴着音乐,再次呈现静态画面一一渔船上孩童收篙停棹, 撑开小伞放船上。诗人立在船头观望。师再次动情叙述,引学生入境。) 师: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安仁的小河吧!收起桨儿,放下篙,撑开 小伞船中放,渔舟小童笑声声,任尔小船水中荡。是啊,晴空之下, 碧波之上,河中之景,孩童之举既吸引了你,也吸引了我,更吸引着 诗人 杨万里。此时此刻,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呢?(他们收篙、 停棹了,船怎么行驶?)这是我们的疑问,也是诗人杨万里的疑问。
从哪句诗看出诗人的疑问?(怪生无雨都张伞)读出疑惑。不用“篙” 和“棹”,也就是不用竹竿和船桨,这样的情况不多见。你们在生活 中或者是电视上看见过吗?(大海里帆船上的帆)。那这两小童为什 么这样做呢?讨论交流,指名说。诗中哪句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