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诗词五首》(教师版).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五首》(教师版).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4/15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五首》(教师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十五从军征》(一) ( 教师版) 课型:新授课主编:夏慧授课时间: 月日编号: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解读目标】 1 、理解《十五从军征》的大意; 2 、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资料链接】乐府诗: 乐府, 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 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 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 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课文就是一首乐府诗。【基础突破】正音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综合提升】 1 、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 2 、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3 、主人公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4 、诗的写作特色什么? 【复备栏】【复备栏】 2 诗的情节和主题情节:始得归→道逢乡→见家景—做饭羹—出东门—泪沾巾情感变化为:思亲情切——希望落空——绝望——悲哀流泪——心意茫然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乐府民歌, 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 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当堂检测】背诵并默写《十五从军征》【课后反思】【复备栏】 3 《诉衷情》(二) ( 教师版) 课型:新授课主编:夏慧授课时间: 月日编号: 【导入新课】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 风格豪放, 气魄雄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示儿》《书愤》等。词: 纤丽处似秦观, 雄快处似苏。以《诉衷情》( 当年…)、《卜算子· 咏梅》最为著名。【解读目标】 1 、理解《诉衷情》、《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大意; 2 、体会诗歌的情感; 3 、当堂背诵这两首诗歌。【资料链接】陆游南宋诗人, 字务观, 号放翁陆游自幼好学不倦, 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集中存诗共约 9300 余首。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 46岁) 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 200 首左右, 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 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期是入蜀以后, 到他 64 岁罢官东归, 前后近 20年, 存诗 2400 余首。这一时期是他从军南郑,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的时期, 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 20 年,现存诗约近 6500 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 始终贯串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不仅工诗, 还兼长词。以《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卜算子· 咏梅》等最为著名。【综合提升】 1 结合注释,理解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2 词的上阕引用了班超和苏秦的典故,用意何在? 3 反复诵读下阕,仔细品味这几句表达了此人怎样的情感? 翻译课文: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当年”,指乾道八年( 1172 ),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 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