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

格式:docx   大小:97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1557281760 2022/5/27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2
1、工程概况2
2、设计依据2
3、用地概况2
4、规划设计4
5、建筑设计4
第二章构造设计说明9
1、设计依据9
2、建筑分类等级9
3、构造类型9
4、根底形式9
5、自然条气候环境好,具有典型农业开展优势。
气象状况
〔1〕气温、雨量
全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年降雨量1160毫米,无霜期达295天。
〔2〕气候
德江气候宜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里四季清楚,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分,全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无霜期达295天。德江地理优越。地处黔北和黔东接合部的县辖重镇煎茶,以其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成为商品的集散地,东沿303省道出湖广,北顺326国道达巴蜀。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乌江,自南而北,流经县域五个乡镇67公里,200吨级的船舶可以直驶长江。
抗震设防烈度
德江县抗震设防烈度为非抗震。
4、规划设计
设计思想
本医院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城北片区,所处区域为德江县规划的区域,交通环境便利。医院用地根本呈矩形,东北、东南侧临城市道路,用地平坦,高差很小,根据地形条件合理地布置建筑地块。用地东北侧是即将规划的城市主干道,直线最近距离为米。用地东南侧也是即将规划的城市道路,直线最近距离为米。建立用地内无拆迁房,四周环境宁静、幽美,很适合病人疗养。
规划设计根本要求
从医院用地的现状实际出发,结合地形、地貌、地物及周边环境,表达其特色与创新性。
.2保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环境相兼容。
满足内部不同区域建筑总量和空间使用的限定要求。
充分利用周边已形成的自然生态林。
内部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有机结合,做到通畅自然、人车分流,防止往返迂回,满足消防车环通要求,有利于医院内部的功能划分和有效利用。
适应迅速开展的精神卫生市场需求。
总体布局
充分遵循规划设计条件,强调生态环境概念,注重绿地布局和生态功能,通过绿化的穿插和交织,形成优美恬静的疗、养环境。
景观设计:设计与环境融合的铺地、小品,采用热带植物巧妙间隔,如耸立棕榈树的排列式种植、婀娜椰树的点缀,组成宽阔的景观空间,丰富景观视线。表达“近与都市交融,退与自然一体〞的疗、养理念。
交通组织设计:医院利用现有的道路,以道路系统组织交通。车行道环绕医院内部,和城市道路相结合,使整个医院的车流通畅。在医院的西南方向,是综合大楼的人行主入口,各栋建筑的车行及人行出入口均设置在东南侧。医院中庭不设机动车道,防止了车流的干扰,给医院营造一个平安舒适的生活空间。医院内部道路和外围道路严密结合。医院主道路宽4m,人行流与车行流道路合用,方便管理。
5、建筑设计
建立规模与建立内容
根据?精神专科医院建立标准?、?精神专科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参考图集?,并结合德江县精神病人口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的建立规模,总建筑面积为18m2,其中住院综合大楼为6492m2、后勤保障楼m2 、康复托养中心 m2。根据现在实际情况再结合医院长远开展,本工程先完成综合住院大楼和后勤保障楼建立,二期再完成康复托养中心的建立。
本工程主要建立内容为:住院综合大楼、康复托养中心、后勤保障楼、室外铺地及绿化、围墙等附属设施。

根据铜仁市的气候条件和对工程定位的研究,设计确定了“在满足功能、美观、经济〞的前提下,突出舒适、安静所需要的疗、养空间。
本设计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精心地营造室内每一个空间,讲究动静分区,公共与私密空间分区,使每个房间都有直接采光通风,满足设计要求及疗养环境要求。
本工程定位为首席精神病医疗和康复地,为医、疗提供良好的环境。
本工程根据?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建立标准?和?医院建筑设计标准?并结合德江康复精神病医院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的功能性用房主要有: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工娱疗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院内生活。
本工程住院综合大楼床位数为70床,康复托养中心床位数为200床,床位数总共为270床,床均建筑面积按60㎡/床进展布置。
各功能房的比例等指标、面积见下表:
表1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床均建筑面积指标 (m2/床)
建立规模
70-199床
200~499床
500床及以上
面积指标(m2/床)
58
60
62
表2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规模
部门
70-199床
200~499床
500床及以上
急诊部
0
2
2
门诊部
12
12
13
住院部
54
54
52
医技科室
18
16
17
保障系统
8
8
8
行政管理
4
4
4
院内生活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