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2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雨林书屋 2022/5/27 文件大小:2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原电池知识点概括小结
一、原电池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反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但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pH由溶液的酸碱性决定,溶液呈碱性那么
pH增大,溶液呈酸性那么
pH减小,溶液呈中性那么
pH不变。
3、原电池表示方法
原电池的组成用图示表达,未免过于麻烦。为书写简易,原电池的装置常用方便而科学的符号来表示。
其写法****惯上按照如下几点规定:
一般把负极电池符号表示式的左边,正极写在电池符号表示式的右边。
,溶液要标上活度或浓度〔mol/L〕,假定为气体物质应注明其分
压(Pa),还应注明当时的温度。如不写出,,,溶液浓度为1mol
/L。
“∣〞表示不同物相之间的接界,用“‖〞表示盐桥。同一相中的不同物质之间用“,〞分开。
非金属或气体不导电,因此非金属元素在不同氧化值时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作半电池时,需外加惰性导体〔如铂或石墨等〕做电极导体。其中,惰性导体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导电〔输送或接送电子〕的作用,故称为“惰性〞电极。
按上述规定,Cu-Zn原电池可用如下电池符号表示:
〔-〕Zn(s)∣Zn
2+
2+
〔+〕
(C)‖Cu(C)∣Cu(s)
理论上,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够设计成原电池,
比如反应:Cl2+2I-═2Cl-+I2
此反应可分解为两个半电池反应:
负极:2I-═I2+
2e-〔氧化反应〕
正极:Cl2+2e-═2Cl-〔还原反应〕
该原电池的符号为:
〔-〕Pt∣I2(s)∣I-
(C)‖Cl-(C)∣Cl2(PCL2)∣Pt〔+〕
二两类原电池腐化
1、吸氧腐化:金属在酸性很弱或中性溶液里,空气里的氧气溶解于金属外表水膜中而发生的电化腐化。
比如钢铁在靠近中性的潮湿的空气中腐化属于吸氧腐化,其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Fe〕:2Fe-4e=2Fe2+正极〔C〕:2H2O+O2+4e=4OH-
钢铁等金属的电化腐化主假如吸氧腐化.
2、析氢腐化: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发生电化腐化时放出氢气的腐化。在钢铁制品中一般都含有碳。在潮湿空气中,钢铁外表会吸附水汽而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水膜中溶有二氧化碳后就变成一种电解质溶液,使水里的H+增多。是就组成无数个以铁为负极、碳为正极、酸性水膜为电解质溶液的微小原电池。这些原电
池里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负极〔铁〕:铁被氧化Fe-2e=Fe2+;正极〔碳〕:溶液中的H+被还原2H++
2e=H2↑
这样就形成无数的微小原电池。最后氢气在碳的外表放出,铁被腐化,所以叫析氢腐化。
析氢腐化定义金属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发生电化腐化时放出氢气,这种腐化叫做析氢腐化。
三、常用原电池方程式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1.Cu─H2SO4─Zn原电池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