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模电 (2).docx

格式:docx   大小:1,505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模电 (2).docx

上传人:1542605778 2022/5/28 文件大小:1.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模电 (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前须知
(一)试题分值分配
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12题,每题2分, 合计24分。
(二)常考题目举例
二极管、三极管性质、求电压放大倍数(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虚短、虚断(理想放大器的特性)、反馈方式的判断
模拟电)。由于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种是NPN型的三极管,另一种是PNP型的三极管。
NPN型三极管 PNP型三极管
电路符号中箭头表示发射结加正偏电压时的电流方向.
三个区:发射区、基区、集电区;
两个 PN 结:发射结(BE 结)、集电结(BC 结);
三个电极:发射极 e(E) 、基极 b(B) 和集电极 c(C);
两种类型:NPN 型管和 PNP 型管。
固定电压堡垒:硅材料(硅管)的Ud=,锗材料(锗管)的Ud=,
三极管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
发射结加正偏时,从发射区将有大量电子向基区扩散,形成发射极电流,与
PN结中的情况相同因集电结反偏,使集电结区的少子形成漂移电流ICBO。于是可得如下电流关系式:
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b=IC /IB=(ICN+ ICBO )/IB
晶体管的漂移电流随着温度变化而增加:温度每升高10度,ICBO增加1倍。
基极、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关系:
IC =bIB
IE=(1+b)IB
在分析电路的时候,b值非常大,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将IC ≈IE
考点:
晶体管的基础知识
二极管正向导通、反向截止性质
真题练****br/>08年供配电第27题:
07年供配电第26题:
08年供配电第28题:
第二节放大电路基础
大纲要求: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线
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的分析方法
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和主要性能指标
了解反馈的概念、类型及极性;电压串联型负反馈的分析计算
了解正负反馈的特点;其它反馈类型的电路分析;不同反馈类型对性能的影响;自激的原因及条件
了解消除自激的方法,去耦电路
难点:
模电: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H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法、反馈的判定
1、放大电路组成原则
①提供直流电源,为电路提供能源。
②电源的极性和大小应保证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处于正向偏置;而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处于反向偏置,从而使BJT工作在放大区。
③电阻取值与电源配合,使放大管有合适的静态点。
④输入信号必须能够作用于放大管的输入回路。
⑤当负载接入时,必须保证放大管输出回路的动态电流能够作用于负载,从而使负载获得比输入信号大得多的信号电流或信号电压。
2 放大电路的两种工作状态
静态: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直流工作状态。
动态:输入信号不为零时,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交流工作状态。
电路处于静态时,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压、电流在特性曲线上确定为一点,称为静态工作点,常称为Q点。一般用IB、IC和VCE(或IBQ、ICQ、和VCEQ)表示。
3 两种工作状态的分析法
静态分析法:
(1)画出直流通路,将电路中的电容开路,计算所得直流通路的IB、IC和VCE;
(2)图解法,根据晶体管工作区图画出直流负载线,与IB相交Q点,求的IB、IC和VCE;
动态分析法:
将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源短路,画出交流通路(H参数等效模型,小信号模型),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2)图解法,根据Q点和交流负载电阻,在晶体管工作区图画出交流负载线,求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Uom;
练****1:画出直流通路
4H参数等效模型(小信号模型)
等效
5 基本放大电路
共射极放大电路(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图 1(a)是共射极放大电路。C1是输入电容,C2是输出电容,三极管 VT 就是起放大作用的器件,RB是基极偏置电阻 ,RC 是集电极负载电阻。 1、3 端是输入,2、3端是输出。3端是公共点,通常是接地的,也称“地”端。静态时,将电路中的电容开路,所得电路为直流通路。
见图1(b)动态时,将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源短路,所得交流通路见图 1(c)。电路的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从十几到一百多,输出电压的相位和输入电压是相反的,性能不够稳定,可用于一般场合。
例题讲解:
1、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2、动态问题计算
解: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直流通路的画法:
2、动态问题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画出小信号模型:
计算放大倍数
2、图解法:
分压式偏置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