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我的意大利留学生活(4).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的意大利留学生活(4).docx

上传人:杏杏铺 2022/5/28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的意大利留学生活(4).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我的意大利留学生活(4)
不仅如此,在自己家里的个人书房中工作的学者,缺乏与同事沟通的时机〔这种沟通,不是那种可怕的谋杀式的侃大山,而是轻松开心地一起去喝杯咖啡,一起吃午餐之类的活动〕,缺乏学者“伊拉斯谟”的名字做了标题。这个中世纪的人怎么与我的留学生活发生联系了?且听我渐渐道来。
  其实,我与那个叫“伊拉斯谟”的人没有任何联系,我说的是一个叫做“伊拉斯谟”〔ERASMUS〕的工程。这个打算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比萨大学的留学生活。
  什么是“伊拉斯谟”工程?这就是个很困难的话题了。我们都知道,欧洲在二战后起先了势不行挡〔不过此时此刻出了点问题〕的一体化进程。政治、经济的一体化过程及其表现已经为国人熟知,这里就不叨扰重述了。其实,欧洲各国的大学教育也始终试图进展融合。我这里所介绍的“伊拉斯谟”工程就是欧洲的大学沟通工程之一。简洁来说,“伊拉斯谟”工程就是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大学的学生到彼此的大学里去学****1年左右,参与考试,得到的学分可以被彼此成认。










  “伊拉斯谟”工程的目的在于推动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杂然相处于一个大学之中,加强各国年青人的沟通,让他们承受不同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其阅历,造就将来的具有欧洲视野和欧洲意识的社会领导阶层。为了落实这个工程,欧洲各国的教育行政机构联合制定了一系列的决议,对这些交换生的待遇,课程的选修,学分的成认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做了规定。规定的根本原那么是同等待遇原那么加实惠待遇原那么。所谓的同等待遇,就是指交换生在法律上被视为东道国本土的学生,享受东道国的学生所享受的一切待遇;所谓实惠待遇,主要是为了解决交换生在学****中可能会遇到的语言和学****问题,东道主大学有义务为其供应协助。
  我刚刚到达比萨大学时,最感觉犯难的是,我无法向别人说明我的身份。我来比萨,既不是来拿学位,也不是来拿学分的,所以,我不是学生;但是,我又不在这里上课,所以,我又不是教师。更加郁闷的是,在国内,在形式上我已经留校任教,属于教师了,不过由于一节课也没有上过,所以,我不能底气十足地主见我的老师身份。我不过是来学****拉丁文,翻译一本书〔当然,私下里也打算写一本书〕而已。但是,别人对我的这些说明往往直摇头,不知道什么意思,不知道对我如何归类。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到来,也给比萨大学造成了一些麻烦。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来界定我的身份。最初的时候,他们想把我界定为PROFESSORE〔教授,但是广义上也有老师的意思〕,但是,觉得缺乏依据。当然,最重要的缘由是,当时虽然我已经26岁,在中国属于大龄青年,但是在发育周期不同的欧洲人中间,我看上去犹如中学生一样,在一群大胡子意大利教授中间,很不协调。后来,他们来征求我的看法,说就把我当作一个“伊拉斯谟”,如何?由于我当时对什么东西都发晕,听到ERASMUS这个词,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想问问,又怕被别人笑了过去,于是一口容许下来。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我就成为比萨大学法律系的一个“伊拉斯谟”了。
  在以后的时间中,为新获得的这个身份,我时时暗自感谢上帝!
  成为“伊拉斯谟”之后,一切都豁然开朗了。我马上有了一个“监护人”〔我理解为有事情就可以去找她协助的人〕,她就是比萨大学法律系的负责“伊拉斯谟”工程的SBRANNA女士。她三下五除二为我出具了五六份证明,一个是到比萨大学特地为“伊拉斯谟”工程而交换过来的学生开设的免费的语言培训班报名的证明;一个是获得在学生食堂以特别实惠的价格吃饭的就餐卡的证明;一个是免费在网络中心上网的证明;还有一个可以在比萨的全部图书馆借书的证明;还有一个是学生证,凭借这个证件在意大利的全部的博物馆我都可以享受到免费或半票的待遇。
  就在那一刻,我感觉到,比萨大学已经张开她的双手,把我拥抱在她的怀中。我甚至可以感觉到她的呼吸与心跳。当然,这一切都得感谢我所具有的“伊拉斯谟”的身份。它是一个桥梁,我通过它,得以特别直观地感受一下做一个地道的意大利的大学生是多么的华蜜,而且也得以感受到,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