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因子分析法在公司并购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因子分析法在公司并购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宝钗文档 2022/5/2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因子分析法在公司并购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因子分析法在公司并购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王文桂 【摘要】 因子分析法是解决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始变量浓缩成少数因子变量,使因子变量具有较强可解释性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2006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例,用因子分析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拒绝该检验的单位阵的假设,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2006~,Bartlett球度检验得出的相伴概率均为0,因而认为,各个年份的样本均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KMO 和 Bartlett's 检验

表2给出了因子分析的初始结果,可以得到12个特征值和它们的变量共同度,显示12个指标被5个因子变量替代后,每个指标的信息在多大程度上被该5个因子所涵盖。(从表3中可以看出)如果提取5个因子变量,%,可以认为这5个因子基本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表32005年公共因子提取结果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表4计算因子值的系数矩阵
表5因子的协方差阵

SPSS计算得出提取的公共因子的系数,系数矩阵相(见表4),(通过表5可知)因子得分的协方差矩阵为单位阵,从而说明了所提取的5个公共因子之间不相关,根据所提取的5个公共因子各自的因子得分和方差贡献率,构建出2005年的综合得分函数:
F2004=*f1++++
同理可以得出2006年~2009年的绩效综合得分函数(在此略)。
五、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综合得分函数可以得出各个年度的财务综合绩效平均得分(如表6所示)。
表6并购前后年份财务综合绩效得分
通过表6分析结果可知,并购行为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并购的公司业绩逐年下降,在并购后的第二年达到最低,但是在并购后的第三年并购绩效开始回升。对于这个结果,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指出,并购并没有改善公司的长期绩效,很可能的原因是:
一是收购方在收购目标公司时,并不是基于改善目标公司经营业绩,提升目标公司价值的动机,而是借“买壳上市”或转手套现等方式实现短期目标,从而并没有引起整体价值的增长,反而可能损失了价值。
二是公司并购时误以为扩大规模就是规模经济,从而盲目“做大”,反而使组织结构错综复杂,管理沟通困难,责、权、利结合不紧密,对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
三是在公司未做大、做强之前,就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认为多元化经营能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由于公司缺乏对进入的不相关领域行业的市场、销售、技术、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使公司综合经济效益下降,在各个领域都缺乏竞争力,最后只能无功而返,甚至大败而归。
四是并购后双方组织文化不相容,增大了后期整合的难度,降低了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导致了并购失败。
五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加入了太多的政府因素,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边界模糊,政策、法规不健全,引起了企业的非经济行为,导致并购无绩效。实际上,并购有不同的动机,这些不同并购动机对公司绩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