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历史课件
中学历史课件1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
《宋明理学》是人教版中学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第三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见有什么不同?
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
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
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b、外国技术渐渐传入;
c、慈禧太后实行支持的策略;
d、总理衙门的推动。
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看法不一样;
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
(1)两个阶段:60年头至70年头“自强”;70至90年头“求富”。
(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化等四个方面。然后老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肯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化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学问,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缘由绽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缘由”,进一步相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非常必要的。老师重在提示:要从主动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六、板书设计:
七、练习巩固:
1、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2、布置作业:P39问。
答题其次题、P40阅读与思索。
中学历史课件3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必修1,其次单元.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化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其次单元。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实力
识记: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时代局限性。
理解:成文法的概念和意义;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是罗马不断扩张的结果,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实质。
运用:1、运用因果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探究罗马法的发展演化,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2、探讨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培育学生搜集、提炼和整理信息的实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设置情景,通过法律案例判决来理解罗马法发展的进程,并体会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通过探讨罗马法的影响,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3、通过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使学生驾驭综合归纳、因果分析、信息搜集、合作探究阶级分析等学习方法。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1、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浩大的罗马帝国起着重要的作用。
2、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
3、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等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深化了解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马法四个阶段的演化,罗马法的影响。
难点:罗马法的影响,体会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罗莫洛是的一个慈爱、和善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大家想一想,法官会怎么判呢?还有一个条件,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有以下几种类型:甲,奴隶出身,作战英勇,阵亡;乙,外邦人,在罗莫洛征战中参军,伤残;丙,罗马平民,立过不少战功,年迈多病。
新课设计:
(一)罗马法
1、含义: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2、内容: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3、目的:为了维护和稳定罗马的统治
4、形成背景:
①阶级条件:平民与贵族相妥协,迫使统治者调整法律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