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
《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1
今日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可爱的企鹅》这一课,本节课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识的好玩情境,引导学生发觉、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问,解决问题,沟通想法,评价表现,这些都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讲故事,编故事等形式吸引学生,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黄老师在培育学生看图实力的基础上留意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培育说完整话。
最终,细心设计练习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的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开放练习两部分。基本练习是1,2两题,第2题实际是第37页第1题,我只不过变更形式,由小企鹅提问,进行练习9以内的加减法。这两题注意了学生对所学学问的巩固和驾驭。开放练习是3,4两题,注意培育学生对所学学问的应用意识以及思维训练,加深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实力。设计的反馈练习让学生通过看图提问及依据算式提问,为大括号和问号找到相对应的位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目的是:(1)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都有表述的机会,使那些表述有困难的同学获得帮助。每组选取一名语言表达实力田头好的同学担当组长,负责倾听和帮助组员看图提问及解答问题。(2)培育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在小组内分一分、说一说、写一写,使学生在生生互动中自主完成8、9的分解、组成,巩固8、9的加、减法的计算。(3)培育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让学生逐步理解在合作时要说什么,要探讨的是什么。
把两幅图对比起来时,假如把3、6、9这3个数在两幅图中的不同之处对比起来说效果会更好一些。如:9在两幅图中都表示两部分企鹅合起来的总数,在图1中是要求的问题,在图2中是已经知道的。3表示的是右面冰山上的那部分企鹅,在图1中是看得见的,是已知的,在图2中是看不见的,是要求的问题。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驾驭求总数用加法计算,求部分数用减法计算。
不足之处有: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学习了8和9的加减法,并初次接触图画应用题,依据教材情景让学生提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我没能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老师的牵引过多。所以,对于大括号的相识,一部分学生还是不够清晰,而且我在出示加减法数学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后没有让孩子进行探讨一下“生活中有些问题须要用加法解决,有些问题须要用减法解决。那么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呢?”没有让学生的学问系统化。另外,没能刚好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致使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爱好逐减,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做起小动作来了,留意力有些分散。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实力和习惯,培育学生的综合实力,同时,接着加强常规行为习惯的培育。
《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4
1、学生爱好浓,主动性高,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好。
本节课由谜语引入,一起先就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并且用小挚友们喜爱的小动物企鹅贯穿整堂课,将学生带入详细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视察图,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学问,并利用学过的学问解决问题,整节课都体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他们主动思索,踊跃发言,争着抢着帮助“小企鹅”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剧烈愿望。
2、本节课比较重视关注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