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欢乐颂》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欢乐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5/2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欢乐颂》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欢乐颂》教学设计
《快乐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
  ,能够理解歌曲的内容。
  ,感受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个音符,它的长度等于全部这些音符的总和。
  5、用中等音量唱歌曲旋律,练习限制声音的实力。 6填词演唱歌曲
  朗读歌词
  《快乐颂》这首歌曲是依据德勒的闻名诗篇谱写的。1793年,22岁的贝多芬就抱着宏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诗《快乐颂》谱成音乐,前后琢磨了30年之久,才最终在《第九交响曲》中得以完成,所以说,好的作品必定要经过千锤百炼,我们大家要学习伟人的这种敬业精神,我们班哪位同学朗读的最好?(生朗读歌词)请其他同学思索这首歌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探讨)
  填词演唱并进行感情处理
  是的,它反映了贝多芬的那个年头,人们憧憬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亿万人民拥抱起来”的自由、同等、博爱的思想。让我们用饱满的热忱、高亢有力的声音,加上歌词演唱一遍。
  四、拓展
  通过学唱歌曲我们可以体验到,几个简洁的音符而贝多芬却把它谱成如此辉煌的乐章,这是因为贝多芬有着宏大而崇高的思想和与命运搏斗的坚韧精神。那么他时如何战胜病魔走向胜利的呢? (播放课件:讲解并描述贝多芬发觉自己双耳失聪,听不见琴声,感觉一位音乐家连自己的音乐都听不见,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贝多芬想自杀,在桌前写着遗嘱,就在这时,他仿佛听见了自己所写的音乐。随画面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和贝多芬一起专心灵去感受音乐,你听到了什么?这时画面由黑暗一下子光明起来,山川大地回荡着贝多芬的音乐,随画面讲;睁开眼睛,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是否也能体会到从黑暗走向光明,用苦痛换来快乐的喜悦?)
  倾听原唱
  快乐颂是一首合唱歌曲,今日我们学习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合唱版的《快乐颂》气概宏大、交响乐队和人声的交响辉映使音乐更具有震撼力。 同学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也不同,但我们追求快乐、渴望和平的心声是一样的,为了更好地抓住乐曲的演唱心情,请大家再观赏一遍歌曲《快乐颂》。(播放由卡拉扬指挥、柏林合唱团演唱的《快乐颂》) 通过再次演唱和观赏,我们感受到《快乐颂》以奔放不羁的激情号召亿万群众拥抱起来,这正体现了贝多芬的音乐风格。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以怎样的实践行动向贝多芬学习呢?(探讨沟通)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生谈)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子,我们的祖国正发生着奇妙的改变,为使我们的祖,音乐是没有的纽带,让我们用歌声唱出人类团结、友爱的心声,让我们高唱《快乐颂》,用歌声来结束这节课!
《快乐颂》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平稳的节奏;
  2、初步学习看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能欢愉快泼、完整地演唱歌曲;
  3、进一步培育幼儿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宠爱之情;
  活动打算:
  1、音乐图谱。
  2、《郊游》、《快乐颂》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郊游》
  师: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二、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师:孩子们,郊游的时候你都看到了哪些漂亮的景色?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视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尝试看图自己编出歌词;
  2、打节奏朗读歌词,驾驭歌词内容
  三、学习歌曲《快乐颂》,依据音乐节奏填唱
  1、请幼儿宁静的倾听音乐。并在观赏完乐曲后老师启发幼儿说出幼儿内心的感受。导语:A、你刚才听的音乐的名字叫什么?
  B、你能听出这首曲子的速度是怎样的吗?(平稳的、缓慢的??)
  C、你听了之后心里有什么感觉?(欢快的、哀痛的??)
  2、再次播放乐曲请幼儿用“啦”“呜”代替歌词第一遍学唱;
  重点: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半的幼儿用象声词“啦”音、另一半的幼儿用“呜”音演唱,熟识旋律。
  3、结合图谱,激励幼儿小声跟唱;
  依据歌词内容向幼儿说明这样的一种意境:天空中白云飘过是静静的,哦!静静的!你们说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唱呀?树上小鸟在叫,哇!多么悦耳呀!你们说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唱呀?而草地上的花儿点头,小草弯腰有没有声音呀?你们说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唱呀?而小挚友们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确定是很欢乐的!那我们唱得洪亮一些。
  4、随音乐,让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四、激励幼儿分句用体态节奏表现自己对唱词的理解。
  1、 个别幼儿表现。
  2、 集体表演。
  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