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一)  
2013-07-19 22:45:20|  分类: Excel与财务 |举报 |字号 订阅
        以往,为如何多条件求和而烦恼,总是用辅助列,用SumIf()来解决,不尽人意之处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一)  
2013-07-19 22:45:20|  分类: Excel与财务 |举报 |字号 订阅
        以往,为如何多条件求和而烦恼,总是用辅助列,用SumIf()来解决,不尽人意之处太多太多。
        查过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其解释为“求二个或二个以上数组的乘积之和”,就片面地理解为这与多条件求和无关。后来,看了网友运用 SUMPRODUCT()函数的例子,总感到莫名其妙,Excel帮助解释及举例也没有涉及用它来搞多条件求和的例子。现在想来,真是学无止境了!
        我们以“A1:A10”与“B1:B10”两个组为例,第一个数组各行的值分别为1-10,第二个数组各行的值分别为11-20,如果我们用公式“=SUMPRODUCT((A1:A10)*(B1:B10))”,其结果为935,其计算过程如下图:
        现在我们将第一个数组加上条件又会有什么结果呢?如“(A1:A10)=4”之类。我们先来看“=SUMPRODUCT(A1:A10=4)”,其结果为“零”,可能是系统视为缺省为乘以“零”,因此结果为零,如果我们将公式改为“=SUMPRODUCT((A1:A10=4)*1)”,因为A1:A10中有一个4,因此其值为1,如果有两个4,其他值就为2。
        于是,我们就猜测到这个公式的含义,(A1:A10)=4,就是数组中各行的值如果是4,就是“真”,否则,就是“假”,“真”对应值为1,“假”对应值为0,当有这个条件表达后,A1:A10的值不再是“1,2,3,4,5,6,7,8,9,10”,而是“0,0,0,1,0,0,0,0,0,0”, 如果将它乘以第二个数组,公式为“=SUMPRODUCT((A1:A10=4)*(B1:B10))”,其值为14,其表义就是
A1:A10其他行为 零,只有第4行为1,其他行的计算结果为零,只有第4行计算结果为14,其统计结果当然就为14,其他运算过程如下图:
         如果A1:A10的值不是1-10,而其中有三个4,其他结果又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下图:
         这样,SUMPRODUCT条件求和的功能就实现了。
        下面是一张单位生产量报表的简版,它主要统计“当日
产量”、“当月产量”和“当年产量”,其数据来源于每日的产量记录,如下图:
        上面报表查询要求,当用户输入要统计的“年、月、日”(H2、I2、J2)时,就要相应统计出“本日数”、“本月数”、“本年数”,一切基于查询日的数据。
        在“本月数”单元格的公式中,我们录入如下公式:
        =SUMPRODUCT((A2:A63=DATE(H2,I2,J2))*(B2:B63))
       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