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针刺后溪穴加按摩治疗落枕的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针刺后溪穴加按摩治疗落枕的体会.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5/29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针刺后溪穴加按摩治疗落枕的体会.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针刺后溪穴加按摩治疗落枕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针刺后溪穴加按摩治疗落枕的体会。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针刺后溪穴加按摩治疗落枕,刺激强度因人而异,按摩手法要用力适度,由轻到重,以防因手法过重造成疼痛或肌肉损伤。嘱患 
 
针刺后溪穴加按摩治疗落枕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针刺后溪穴加按摩治疗落枕的体会。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针刺后溪穴加按摩治疗落枕,刺激强度因人而异,按摩手法要用力适度,由轻到重,以防因手法过重造成疼痛或肌肉损伤。嘱患者注意侧卧姿势,调整枕头高度,勿再受风寒刺激以防复发。结果:经一次治疗治愈78人,好转18人。次日第二次治疗治愈12人,好转6人。%,%,%,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后溪穴加按摩治疗落枕比单用针刺后溪穴治愈率高;比单用按摩法省时。二者合用有互补之处,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的特点。
【关键词】针刺后溪穴按摩落枕
针刺后溪穴治疗落枕早就为历代医家所用,我在工作中多次使用,疗效显著。在临床实践中,我将之与推拿按摩相结合,疗效有了进一步提高,下面谈谈以下我的一点体会。
1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96人,为2009年5月~2012年5月门诊病人。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16~4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0~3天。


患者坐位,取患侧后溪穴,轻握拳,于第五掌指关节后横纹头,第五掌骨小头后之侧赤白肉际陷中取之。常规消毒针具,穴位处皮肤及医者双手。用50mm毫针直刺15~30mm,运用捻转、担插等手法强刺激,得气后患者可感颈部轻松。同时嘱患者做颈部前后、左右、旋转等活动,时间约1~3分钟。留针7~10分钟,留针期间给按摩。

(1)双手拇指呈“八”字形,自枕骨始,向下按摩,理顺颈椎项韧带。如果发现韧带有疼痛纤维剥离之条索,用拇指触清原位之沟痕,顺压于其上。(2)在患者颈部两侧作滑动拿法。(3)揉捏法。自上而下揉捏患侧斜方肌和提肩胛肌。(4)嘱患者患侧手摸对侧肩胛骨,使患侧肩胛骨内角翘起,医者双拇指顺肩胛骨内角的内上方左右分拔,触及一条索状物时用点穴按摩法将之顺正平复。以上针刺法与按摩交替进行,一般2~3次。患者感颈部轻松活动自如即可拔针结束疗程。

刺激强度因人而异,按摩手法要用力适度,由轻到重,以防因手法过重造成疼痛或肌肉损伤。嘱患者注意侧卧姿势,调整枕头高度,勿再受风寒刺激以防复发。
2结果
(自拟)
治愈:颈部无不适,活动自如;好转:疼痛较治疗前减轻,活动时有轻微不适;无效:症状无改善。

经一次治疗治愈78人,好转18人。次日第二次治疗治愈12人,好转6人。%,%,%,总有效率100%。
3讨论
落枕又称“失枕”,是一种睡眠后出现的颈部僵直性疼痛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多发于青壮年,轻者自觉颈部发紧,左右回顾受限;重者颈项强痛,左右不能回顾,稍加活动则痛苦难言。本病病程短者1周,长者2~3周,常影响工作和学****br/>落枕多由睡眠时姿势不良,尤其是侧卧时枕头过高或过低,使颈椎不能保持中正,颈部肌肉群长期处于伸展位(主要是斜方肌、胸锁乳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