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护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护理.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5/29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护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00例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按照标准的PICC置管程序换置管24小时内评估穿刺点是否有渗血、渗液,敷料是否潮湿。24小时后需做第1次敷料更换,以后无特殊情况每周更换敷料1次。更换敷料时,评估体外导管长度并判断导管是否移动,同时注意观察导管固定有无打折,确保导管固定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每次更换敷料后记录体外导管的刻度。
-2次,最多不超过7天,如输注血液或胃肠外营养液,需24小时更换1次。如果肝素帽内有残留血凝块或完整性受损及时更换新的肝素帽。
,密切观察输液速度,若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输液前先推注10ml生理盐水确认导管通畅,输液结束后用10ml生理盐水连续脉冲式冲管并正压封管,禁止用静脉点滴或普通静脉推注的方式冲管和封管。每次使用的注射器必须大于10ml,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给予脉冲正压封管和注射,禁止使用暴力冲管,严禁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等;小于10ml的注射器可产生较大的压力,如遇导管阻塞可导致导管破裂;每次输入血、血制品、TPN、脂肪乳、蛋白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必须立即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洗导管,目的是防止药液残留管壁,正压封管后方可再接受其他输液。
-2次,观察导管穿刺处有无红肿热痛现象。
,嘱患者穿刺侧肢体不输液时可正常活动,应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免造成回血堵塞导管。告之患者可以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需避免置管侧上肢剧烈活动或过度屈伸持重[1],并需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患者可以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敷料下有无浸水,如有浸水及时更换敷料。
、疼痛、肿胀,有无渗出,如有异常及时联络医生或护士。保持PICC穿刺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如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告诉医务人员给予更换。治疗间歇每周对PICC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肝素帽等维护。

,随时更换敷贴,更换敷料时,在穿刺点覆盖约2*2cm大小的无菌纱布,再用透明敷贴固定后指压穿刺点5~10分钟或局部给予冰袋或沙袋压迫止血[2],亦可用弹力绷带局部包扎。渗血较少,视情况更换敷贴。更换敷贴时,在穿刺点覆盖约2*2cm大小的无菌纱布,再用透明敷贴固定即可。本组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经过上述处理,24小时后出血停止。
~72h,静脉呈条索状伴有红、肿、热、痛,一旦发生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本组发生3例静脉炎,局部用50%
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左右。用热敷,远红外线照射(每日3次,每次30分钟)[2],同时抬高患侧手臂、限制患肢过度活动及用喜疗妥软膏涂擦每日2~3次。通过上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