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型式研究
摘要:以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工程常用通风口型式为例,综合考虑隧道通风消防要求及城市景观规划等制约因素,探讨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的选型。
关键词:城市;电力隧道;通风口;型式
隧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型式研究
摘要:以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工程常用通风口型式为例,综合考虑隧道通风消防要求及城市景观规划等制约因素,探讨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的选型。
关键词:城市;电力隧道;通风口;型式
隧道内的电缆线路在其运行中,因输送较大的容量同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若隧道内部通风效果不理想,隧道内的温度就不断升高,电缆线路的输送容量也因此会受到限制。另外,运行人员需定期进入隧道检修,隧道内温度也不能太高,为满足电力隧道正常运行的温度环境要求,需要对电力电缆隧道进行通风设计。在中心城区内穿越的电力隧道,出地面的通风口受城市景观规划和地下管线的制约很大,通风口基本上结合隧道工作井布置,使得隧道通风区段距离较长;此外,城区内电力隧道一般断面大,规划敷设的电缆多,通风量也较大,通风井规模随之增加,从而使得通风口与地面景观规划的矛盾更加突出。
1 通风分区和防火分区的划分
过去的电力隧道通风分区和防火分区设计,主要是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94)的要求进行。一般来说,对于走道,据火灾实地观测,人在浓烟中低头掩鼻最大的通行距离为30m左右,所以有条件的话,如在一些厂区的电缆隧道,可以做成70 m左右一个防火分区。在新版电缆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中安全孔75 m的间距要求已经明确仅用于厂区和变电站内。而对于采用明挖法施工的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工程放宽要求,不宜大于200 m。对于采用非开挖式隧道间距可适当增大,且宜根据隧道的埋深和电缆敷设、通风、消防等综合确定。这一要求同《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2005)的要求相统一。
2 通风量的计算
隧道通风量须同时满足消除余热所需的风量、消除余湿所需的风量、最小换气次数所需的风量和事故通风量的要求。一般而言,消除余热所需的风量远大于消除余湿、最小换气次数及事故通风所需风量。消除余热所需的风量应该取不利因素组合的最大值,即按最热天、最大电缆损耗功率设计的风量。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内通风量的计算受电缆散热速度、土体散热速度、各种工况下通风机械(非自然通风方式时)启动及关停设定温度等多方面输入条件的影响,已有相关的经验和研究,本文对此不加赘述。
3 通风口的设计原则
一般而言,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通风口的设置应结合通风区段的划分、隧道工作井的设置、城市规划要求、地面环境景观及环境噪音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原则上应根据线路长度均匀布置。
(2)通风口的尺寸需满足隧道正常运行及消防通风的要求。
(3) 通风口的布置可结合出入口一并考虑,也可单独设置,并应尽量与现有或规划建筑合建,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4)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下缘不得低于当地的防洪、防涝标高,在进、排风口处应加设能防止小动物进入隧道内的金属网格。风亭高度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