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挡土墙设计》.ppt

格式:ppt   大小:97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挡土墙设计》.ppt

上传人:相惜 2022/5/29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挡土墙设计》.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挡土墙的用途
1、在路堑地段设置挡土墙,可以支撑边坡,降低挖方边坡高度,减少挖方数量,避免山体失稳坍滑;
2、在高填方路段,可在路肩或填方边坡的适当位置设置挡土墙,减少填方数量或减少拆迁和占0cm,10cm*10cm,15cm*20cm的矩形孔,或直径为5~10cm的圆形孔。泄水孔的进水口附近应设置粗粒料反滤层,以免孔道阻塞。
精选ppt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四)沉降缝与伸缩缝
为防止墙身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断裂,需根据地基地质条件和墙身、墙身断面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为防止墙身因圬工砌体硬化收缩,或温度变化所产生的温度应力而引起开裂,需设置伸缩缝。
设计时,一般将沉降缝和伸缩缝合并设置,统称为伸缩缝。沿路线方向每隔10~15米设一道,缝宽2~3厘米,缝内要填充,填深不宜小于15厘米。
二、挡土墙的布置
步骤:
1、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初步拟定一两个可能的挡土墙类型方案;
精选ppt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2、在路基横断面图上布置挡土墙;
3、在墙趾纵断面图上布置挡墙;
4、根据初步确定的墙型、墙高、地基及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等设计资料进行验算,以确定墙身断面尺寸;
5、根据验算结果,选择其中最合理经济的断面作为设计断面;
6、根据上述反复计算和调整后得出的断面尺寸方案,绘
制挡土墙的横断面图、纵断面图,必要时还需绘制平面图;
7、编制设计说明。
精选ppt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第三节 挡土墙压力计算
一、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
按作用性质分为主要力系、附加力系和特殊力。
A、主要力系包括:
挡土墙自重及位于墙上的恒载;
墙后土体的主动土压力;
基底的法向力和摩擦力;
墙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
对于浸水挡土墙,主要力系还包括常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和浮力;
B、附加力系是指季节性地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如洪
精选ppt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水时的静水压力和浮力、动水压力、波浪冲击力以及冻胀压力等。
C、特殊力是偶然出现的力,如地震力、施工荷载、水流漂浮物的撞击力等。
在一般地区,挡土墙设计仅考虑主要力系,在浸水地区还应考虑附加力,而在地震区则应考虑地震对挡土墙的影响。
二、一般条件下的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
按挡土墙位移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土压力,当挡土墙向外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减少,直到墙后主体沿破裂面下滑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精选ppt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当墙向土体挤压移动,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土体对墙的抗力称为被动土压力;墙处于原来位置不动时,土压力介于两者之间,称为静止土压力。
库仑理论的基本假设:
A、当挡土墙向前滑移时,墙后土体将形成一个沿墙背和破裂平面向下滑动的破裂棱体,此时土楔体处于主动应力状态;
B、墙后土体为均质松散颗粒,粒间仅有摩阻力而无粘结力存在。挡土墙和土楔体都是无压缩或拉伸变形的刚体;
C、土楔体刚形成时,土楔在自重与墙背反力及破裂面反
力的作用下保持静力平衡,故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精选ppt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路基挡土墙因路基形式和荷载分布的不同,土压力有多种计算图式。以路堤挡土墙为例,按破裂面交于路基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五种图式:
破裂面交于内边坡;
破裂面交于路基面(含三种情况:交于荷载的内侧、中部、外侧);
破裂面交于外边坡。
1、破裂面交于内边坡
最大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6-6)~(6-7);
2、破裂角交于路基面
(1)破裂面交于荷载中部
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6-9)~(6-10);
精选ppt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2)破裂面交于荷载外侧
计算式(6-11);
(3)破裂面交于荷载内侧
计算式(6-12);
3、破裂面交于外边坡
计算公式(6-13)~(6-14);
其它类型的挡土墙:
当为路肩墙时,把式中的a、b取为0;对于俯斜墙背,倾角取正,垂直取为0,仰斜取为负;当荷载沿路肩边缘布置时,取d=0。
计算挡土墙压力首先是确定产生最大压力的破裂面,求出破裂角,但这在事先并不知道,必须进行试算。
精选ppt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试算时,通常先假定破裂面位置通过荷载中心,算出破裂角,与原定相比较,看是否符合,如此反复,最后根据破裂角计算最大主动土压力。
三、大俯角墙背的主动土压力——第二破裂面法
出现第二破裂面的条件是:
墙背或假想墙背的倾角大于第二破裂面倾角;
在墙背或假想墙背上产生的抗滑力大于其下滑力,使破裂棱体不会沿墙背或假想墙背下滑。
一般为避免土压力过大,俯斜式挡土墙很少采用平缓背坡,故不易出现第二破裂面。衡重式的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