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期偿债能力1
二利息保障倍数
1、含义: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
2、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长期偿债能力1
二利息保障倍数
1、含义: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
2、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3、利息保障倍数的分析: ①从长期来看,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比值越高,说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长期偿债能力一般也就越强。 ②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说明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不足以支付当期利息费用,意味着企业的付息能力非常低,财务风险非常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③对企业和所有者而言,利息保障倍数不是越高越好,如果一个高的利息保障倍数是由于利息费用低导致的,说明企业财务杠杆程度很低,未能充分利用举债经营的优势。
④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
三固定支出保障倍数
1、含义:是指企业可用于偿付固定支出的收益与固定支出之间的比值
2、计算公式:
息税前利润总额+折旧+租赁费用
固定支出保障倍数=———————————————
利息费用+租赁费用+偿还本金额
—————
1—所得税率
3、该指标是利息保证倍数的演化,是一个比利息保证倍数更严格的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保证程度的指标。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