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年级科学(上)误课登记表时间原因节次备注 大扫除 1 整理均衡发展资料 1 月工作检查 1 国庆节 1 国庆节 1 月考 1 第一课时时间: 一周二总第 1节内容:接触科学,给学生分组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教学准备调查表格。教学过程 1 、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 、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 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推选 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 、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 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第二课时时间: 一周四总第 2节内容: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教学重点: 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教学过程一、引言 、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你能发现几点?) :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 (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5、相关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砍伐树木,否则将受到处罚,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第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