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传播学概论复习提纲
一、概述
(一)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对象:主要限定于人类传播活动)
(二)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社会信息系统的运作。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及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三)传播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发展性
(四)大众传播学的五个主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分析。
(五)传播学五位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李普曼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上。1927年他的《世界大
战中的宣传技巧》出世。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可操作性。
在与史密斯合著《宣传、传播与舆论》提出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5W):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传播的效果怎么样?
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和三大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承文明。
:“把关人”:又叫“守门人”指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
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他们被称为把关者,其行为被称为把关。
(1947年在《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提出)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他们负责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
3、:传播学集大成者,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巨大贡献:首先,他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标志: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其次,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壮大。共三十多部传播学论著,五百多万字。(著作可分为:理论性著作、应用性著作);再次,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先后创立四个传播学研究机构。
(六)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
(七)传播学的重要人物: 蔡伦:纸毕昇:活字印刷术谷腾堡:金属活字印刷术
二、传播
(一)传播的类型:自我、人际、组织、大众传播(案例分析是什么类型的传播)
(二)传播的形式:三大信息革命:文字发明、印刷术发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传播演进过程:符号信息时代、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三)施拉姆“最后7分钟”比喻: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1小时=;1秒钟=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四)传播者的定义:即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的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
(五)大众传播者定义: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活动的职业传播者,他们是分布在印刷和电子媒介,如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导演等。
(六)大众传播者的特点:群体性、专业性、机构性
(七)大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