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阿瑟•克拉克|星克拉克赏析
科幻大师,太空时代的预言家,2008年3月19日在科伦坡去世,享年90岁“这里长眠着阿瑟?克拉克,他从未长大,却从未停止过成长。”这段由他本人亲自选定的墓志铭,或许是科幻大师、人类太空时代的预言家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星克拉克赏析
科幻大师,太空时代的预言家,2008年3月19日在科伦坡去世,享年90岁“这里长眠着阿瑟?克拉克,他从未长大,却从未停止过成长。”这段由他本人亲自选定的墓志铭,或许是科幻大师、人类太空时代的预言家阿瑟?克拉克()留给世界最后的文字。克拉克辞世之后,斯里兰卡,他居住超过半个世纪的国家,为这位拥有斯里兰卡和英国双重国籍的老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举国默哀一分钟。实际上,他的葬礼远没有局限在这个岛国。在很多国家,甚至在国际空间站,无数太空爱好者和科幻迷都在缅怀着一个伟大传奇的谢幕。对于普通大众而言,1968年,克拉克与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Kupick)合作的史话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无疑是最难忘却的。1964年,克拉克和库布里克在纽约约定,要拍一部真正“被公认的好的科幻电影”。这部原定于1966年上映的电影,直到1968年春天才面世。但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因为从傲慢的机器人HAL到对于人类进化的思考,都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克拉克身后留下了100多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科幻作品。这些作品被译成40多种文字,不少航天员都承认深受其影响。在克拉克家里,就挂着他与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合影。或许,正是在他和儒勒凡尔纳、伊萨克阿西莫夫、(《世界大战》作者)等科幻大师们的启蒙下,人类早在身体真正离开
地球之前,就已经在精神世界中遨游整个星空了。
拉克不仅是科幻大师,也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太空预言家之一。1945年,二战刚刚结束,克拉克就在《地外中继》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利用地球轨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传送通讯信号的设想。尽管同步卫星的技术概念并不是他第一个发明的,但卫星通信的设想,仍然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预言之一。通信卫星所运行的轨道,后来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为“克拉克轨道”。此后,他预言的用太阳风驱动的飞行器,也被欧洲空间局等在实际太空探索中验证。即使更加狂放的“太空梯”(把地面和空间轨道连接在一起的梯子)的设想,随着现代科学尤其是纳米技术的进展,也已经不再是笑谈了。1917年12月16日,克拉克出生于英国索默塞特(Somersat)的一个海边小镇。早在中学时代,他就迷恋天文学。他曾经尝试自制望远镜,勾绘月球地图。13岁,父亲去世的那一年,克拉克第一次读到当时美国最流行的科幻杂志《惊奇故事》,并从此沉迷于这个新世界。此后,他加入了由科幻爱好者组成的英国星际学会,参与讨论当时看上去还有些不着边际的太空旅行的话题。20岁那年,他开始尝试写作自己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二战爆发后,克拉克应征进入英国皇家空军,负责雷达技术。战争结束,他进入了伦敦国王学院,并以优等生的身份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学士。但克拉克毕业后,继续了他起步不久的科幻小说创作生涯。1945年,克拉克发表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科幻作品《救援队》(RescueParty)。有两年间,
他不得不靠给学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