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医馆建设指南.docx

格式:docx   大小:6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馆建设指南.docx

上传人:xiaobaizhua 2022/5/30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馆建设指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馆建设指南
Document number: 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医馆建设指南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指南》,指导
中医馆建设指南
Document number: 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医馆建设指南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指南》,指导和规范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的建设工作。
《指南》从中医科室设置、中药房建设和药事服务、中医药人 员配备、中医医疗和康复服务、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信息化建设以 及规章制度执行7 个方面提出建议。
《指南》建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含民 族医)科室应集中设置,设在突出位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 文化特色;设置相对独立的中药房,有条件的可设置煎药室,或采 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提供中药饮片配送、代煎代送等服务;鼓 励培育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特色专科;鼓励运用移动互联网、智能 客户端、即时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层患者提供在线预约诊疗、 候诊提醒等服务。
文: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黄蓓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 指南
一、中医科室设置
(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含民族医,下 同)科独立设置,并设中医诊室(2 个以上)、中医治疗室(2 个以 上)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药煎药室、中药库、治未病室、示教 室和候诊区等。
(二)中医科室集中设置,原则上设在机构的一楼或沿街等突 出位置,装修装饰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并相对独立的中医综合服务区,诊区外悬挂“中医馆”、“国医 堂”等牌匾(可按本地特点进行统一要求)。中医综合服务区使用 面积原则上不低于80 平米。
(三)配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计 算机等基本设备,并配备10 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设备(选配 参考详见附表)。
二、中药房建设和药事服务
(一)中药房原则上在中医综合服务区内相对独立设置,参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4 号)进行建设。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 台、药戥、电子秤、冷藏柜等,其中中药饮片柜(药斗)要结构规 范合理、外观古朴典雅并具有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功能。
(二)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应与业务需求相适应,中药饮片 (含中药颗粒剂、民族药制剂)原则上不少于300 种。
(三)有条件的可设置煎药室提供煎药服务,其使用面积原则 上不低于10 平米;也可与上级中医医院或有合格资质的药品经营企 业等进行合作,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提供中药饮片配送、代 煎代送等服务。
三、中医药人员配备
(一)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本机构执业医师总数的比 例达到
20%以上,且应不少于2 名。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至少 有 1 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二)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应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过中 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煎药室工作 人员,应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