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的困惑
黄永宁 出席第五届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断想(二)
本文作者于6月末在湖北襄樊参加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五届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会后对当前社区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的困惑
黄永宁 出席第五届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断想(二)
本文作者于6月末在湖北襄樊参加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五届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会后对当前社区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想法,整理成为《出席第五届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断想》一文。《断想》(一)已于月前在本专刊发表。这篇《断想》(二)反映了出席研讨会的代表们提出的困惑与问题,并有作者聆听有关发言后萌发的一些有价值的想法
第五届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除了“社区乡镇图书馆与和谐社会” 这个总主题外,还有7个分主题。其中第7个分主题是“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会代表提出的困惑与问题大多出现在对这一分主题的讨论中。
代表们感到困惑的首先是对社区和乡镇图书馆的定位。它们是否属于纳入国家公共图书馆系统里的公共图书馆?我国历来把公共图书馆分为4级:国家级,省级(含直辖市、自治区),市级(含地级),县级(未明确含市辖城区级),却没有被称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基层的发展与延伸”的社区和乡镇图书馆。是否纳入国家公共图书馆系统,对社区和乡镇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来说可谓事关重大。“因此,我们在许多问题上没法向政府宣传。”(语见第七届学术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研讨会之《社区与乡镇图书馆专业委员会讨论总结》)由此可见,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极需要一个适应事业发展的清晰框架,明确各级图书馆的定位,以利于社区和乡镇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困惑之二,对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建设现状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不成正比的困惑。虽然这一困惑仅囿于乡镇图书馆在局部地区的创建,但确实存在这么一种“不成正比”的现象。例如,在广西乡镇图书馆的初创时期,地处桂西北的经济欠发达的百色地区(今百色市)就比经济较发达的桂东南某些县市的积极性要高。当然,就全国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较正常的。西部地区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处于滞后状态,特别是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但从与会代表的发言中,却反映出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似乎也不妙:敷衍塞责地采用一次性补贴的方式来“扶持”,其实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潜存事业萎缩的危机。例如:江苏省张家港市能坚持正常开放的乡镇图书馆不到已建馆总数的一半;2004年,上海市130多家街道(乡镇)图书馆竟无一分钱购书经费。我不禁想起了广西文化厅原厅长韦壮凡在动员创建乡镇图书馆时写的一副对联:“有书穷不久;无书富不长。”寓意可谓深入浅出,然而就是打动不了某些“有钱的地方领导”,真是令热忱的文化人感到无比困惑。
困惑之三,拥有广大市民读者的社区图书馆和面对十几亿农民读者的乡镇图书馆,何以没有引起社会各界应有的关注?这一困惑之所以产生,是与会代表们感到,从社区和乡镇图书馆的受众数量来说,社会各界的关注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或者说,在对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精神投入、物质投入中,对有如此众多读者(潜在数量更大)的社区和乡镇图书馆的投入所占比例过小。早在去年召开的第七届学术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