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德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doc

格式:doc   大小:104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德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doc

上传人:阳仔仔 2022/5/30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德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2 —
— 1 —
德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草案修改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文明行为基本规范
第三章 鼓励与支持
第四章 保障与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车辆应当停放在停车泊位内,并按照泊位指示方向有序停放、顺向停放,不得占用人行道、盲道和消防通道等公共通道;
(七)驾驶和乘坐机动车时,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
(八)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人应当文明待客、规范服务,保持车辆干净整洁,上下客时不得违规停靠,不得甩客、欺客和无故拒载,出租汽车驾驶人应当主动出示发票;
(九)互联网租赁交通工具运营企业应当落实车辆停放管理责任,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及时清理违规停放车辆,车辆使用者应当按规定区域停放,不得随意丢弃或者故意损坏;
(十)快递、外卖等物流配送企业应当建立企业内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交通安全教育,快递、外卖等物流配送从业人员应当遵守交通安全规范,不得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十一)其他公共交通管理规定和文明行为规范。
第十二条 公民应当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 6 —
— 17 —
 
(一)不得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垃圾,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二)不得在禁烟场所吸烟; 
(三)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传染病患者应当配合相关检验、隔离治疗等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四)不得非法捕猎、买卖、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五)不得损坏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环卫设施,爱护公共设施设备,不躺卧公共座椅,不破坏公共厕所内设施,文明如厕; 
(六)不得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外立面或者公共设施、路面、线杆、树木等处张贴、涂写、刻画影响城镇容貌的文字、图案,不得在城镇道路及公共场所散发商业广告、宣传品;
(七)农贸(集贸)市场、便民网点、沿街门店经营管理者应当保持责任区的容貌整洁、卫生清洁、车辆有序停放,不得乱贴乱画、店外经营,不得设置路缘接坡,不得私自占用公共停车泊位,不得在人行道、公共场地上设置隔离桩、地锁等设施; 
(八)不得违反规定燃放***、养犬;
(九)绿色环保祭祀,不得在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抛洒、焚烧、摆放祭奠物品;
(十)其他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和文明行为规范。
第十三条 公民应当践行邻里和睦、友爱互助,共同维护
— 8 —
— 7 —
社区公共文明,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社区居民公约、管理规约,配合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开展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不得在公共区域私搭乱建、堆放杂物,不得圈占公共绿地,不得毁绿种菜;
(三)不得违反用电安全私拉乱接;
(四)装修作业或者进行娱乐、健身等活动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音量,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五)车辆按规定有序停放,不得妨碍共有道路通行,不得堵塞车库出入口,不得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及时移离废旧车辆;
(六)不得向室外抛掷物品;
(七)其他社区物业管理规定和文明行为规范。
第十四条  公民应当注重家庭美德,培育、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一)尊敬长辈,赡养老人;
(二)夫妻和睦,平等相待;
(三)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教育和约束未成年人遵守文明行为规范,培育文明行为****惯;
(四)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扶持,不得遗弃、虐待;
(五)应当遵守的其他家庭文明规范。
第十五条 公民应当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共同培育文明乡风,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觉保持庭院及房前屋后卫生、整洁,不随意堆放垃圾、粪便、土石、柴草等杂物;
— 8 —
— 17 —
(二)禁止随意丢弃农药瓶、化肥包装物及废弃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
(三)养殖家禽家畜,保持养殖区卫生,不影响周边生活环境;
(四)不在公路等公共空间打场晒粮,不得焚烧秸秆、落叶、垃圾;
(五)其他乡村文明行为规范。
第十六条 医务人员应当文明行医,恪守医德,因病施治,合理医疗,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患者应当文明就医,遵守医疗秩序,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不辱骂、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以其他方式扰乱正常诊疗秩序。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将文明行为规范纳入学校法治和德育范围,建设文明校园,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一)坚持立德树人,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
(二)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育,加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礼仪礼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制定教师文明礼仪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和引导教师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殴打、侮辱学生;
(四)将文明行为的要求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