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1双兴村建设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双兴村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琥珀 2022/5/30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双兴村建设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1双兴村建设规划
第一篇:1双兴村建设规划
平坝乡双兴村村庄整治建设规划

、基本情况
平坝乡双兴村位于平坝乡政府东面,距金沙县城8公里,,东与西洛乡申家街村、松林村接壤,南和平庄村相条件的村寨实行集中处理;
6、农户清洁能源使用率达80%以上;
7、充分利用庭园自然条件发展庭园经济,庭园经济覆盖农户达80%以上。
(三)是着力打造布局规范的特色庄园
建设要求:深入实施“黔西北民居”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村庄整治、“五改”工程为载体,制定科学合理、布局规范、错落有致、聚散相宜的农村民居建设规划。房屋建设符合“黔西北民居图
5
集”要求和技术标准,形成“一村一风格”、“一寨一景观”建设格局。有村庄建设规划效果图和展现村庄新旧面貌对比图,并规范上墙。
基本建设内容:
1、有一个科学合理、布局规范、错落有致、聚散相宜的村庄建设规划,制作一幅规划效果图;
2、村“黔西北民居”覆盖率达96%以上;
3、进村路、连户路、院坝等基础设施硬化率达到100%;
5、建成一个生态小公园、一个文体活动小广场(有一套体育健身设施)、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卫生综合室。
(四)是着力打造繁荣发展的文化乐园
建设要求:深入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文艺宣传队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以“百千万培训工程”、“文明村寨”、“信用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培育新时期“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编排具有浓郁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的小品、相声、山歌、民歌、舞蹈等节目,筹备花草、绘画、书法、对联等艺术作品展览。形成敬老爱幼、诚实守信、移风易俗、助人为乐、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良好风尚。
基本建设内容:
1、实现有一支2022上的文艺宣传队,文艺宣传队节目2022上;
6
2、村广播电视设施健全,广播覆盖面100%,电视接收覆盖率达100%,农户拥有电视机达90%以上;
3、有一个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平台,农户计算机上网使用率达35%以上;
4、有农村党员现代远程
教育
站点,党员接受远程
教育
培训率达100%,群众接受远程
教育
培训率达80%以上;
5、建设一条“宣传文化长廊”和布局合理的“文化墙”,展示“五园新村”建设规划、建设成就、村寨新旧面貌对比图,展现管理民主、乡风文明、和睦相处的村规民约、歌谣、民谣、诗词、图画;
6、每月开展2次以上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经常性全民健身运动,群众参与率达80%以上;
7、农家书屋每周开放5天以上,图书借阅率达70%以上;村青壮年文盲扫盲率达100%;
8、开展花草、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展。
(五)是着力打造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7
建设要求:深入实施农村民主法制、村民自治、救助机制建设,以“平安创建”、“村务公开”活动为载体,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各类矛盾调处机制,拓宽信访渠道,维护社会稳定。加大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民政救助制度的力度,实现贫困群众生活有保障、生病有钱医、受灾有救助。加快集生活、娱乐为一体的老年公寓建设,实现农村鳏寡孤独人员住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基本建设内容:
1、做到村有一支50人以上的治安联防队伍,村民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5%以上;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民政救济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3、村寨鳏寡孤独人员集中到乡镇老年公寓供养率达100%;
4、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员议事会、党员代表议事会等规章制度;
5、实现村务公开率达100%,重大村务决策村民参与率达80%;村民对村“两委”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五园新村”建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目标,是我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试
8
验。涉及到的建设村要高度重视,把“五园新村”建设列入重要议程,摆在重要位置,切实负责抓好具体落实,要加强领导,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责,确保目标任务的按时完成。
(二)强化宣传,深入发动群众
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调度群众积极性,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广泛动员,深入发动群众,使“五园新村”建设及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全面推进五园新村建设。
(三)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管理
围绕“五园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