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人员定位系统讲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员定位系统讲稿.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 2022/5/3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员定位系统讲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矿用人员定位系统是最近两年发展起来的技术和产品,为什么现在要推这个系统呢,主要是之前山西出了一些事故,领导去查看的时候发现井下人员的数量很难核定,所以经过这么几次事故之后,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之后就促进了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的应用。
人就是读卡的范围太小,咱们现在有一个国家的行业标准d210,d210分站识别的范围是10米,这个十米还是在地面比较理想的环境下测得10米,但实际到井下真正的读写范围和识别范围只有十米的话就很容易出现漏卡。现在很多用户会反映到了井下以后一个是人一多,或者说交接班的时候可能是上百人,这种情况下就是人员非常多,在有一些情况比如说井下有一些电机车,要坐这些电机车,在这些情况下,在加上有一些设备,有一些车辆的遮挡,在这种遮挡的情况下,原来如果是10米的话,一遮挡可能就变成3米或5米了,这个信号的遮挡实际上是很严重的,如果只有3米或5米的话,如果离分站比较远的情况下,信号就很弱甚至就没有了,如果没有信号了这些功能就全都实效了,所以现在很多出现漏卡的原因就是分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太小。我们这个由于设计原理不
一样,我们分站的覆盖范围很大,可以达到二三百米的覆盖范围,而且信号是连续覆盖,中间不会有遮挡,不会中断。二三百米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有足够的信号,足够的时间去读它周围的卡,哪怕你卡再多,三四百人交接班也没有关系,有足够的的时间把卡都读上来,但是如果你只有十米二十米的话就很难保证把它的卡读上来。这个就是说从设计原理上我们避免了漏卡。在一个我们刚才提到了由于信号范围覆盖比较大,而且是有效覆盖,所以就可以实现双向通讯、双向寻呼。双向通讯在很多煤矿应用人员定位的时候都很感兴趣,有时候招投标的时候他就要求必须要具备双向寻呼。这是系统的一个概述。
系统的组成跟一般的人员定位系统差不多,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接口,定位分站,还要配备防暴的电源,识别卡,还有一些传输的电缆或光缆。我们这个系统和其他系统比较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多一个射频定位器,在局部区域实现精确定位。定位的原理是这样的:每个下井人员都可以携带识别卡,当这个人员进入某一个分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时候,就可以确定人员所处的区域,KJ133系统每个分站的有效信号覆盖范围是可以达到三个方向,我们有三个天线覆盖的方向,每个方向可以延伸250米,每个方向可以接一个漏泄的电缆,三个方向可以达到信号连续覆盖750米以上,这样我们用一台分站就可以覆盖一个完整的工作面,而且不会受地形的限制,比如说转弯、工作面煤层起伏等,通过我们的定位器可以进一步将定位精度定位到10-50米范围之内。这个定位精度也是可以调的。定位系统目前的日常应用很重要一点就是考勤系统,考勤就是通过人员在井上井下分站初夏的时间、顺序自动实现考勤。这个是一个考勤的原理图,在井上一般来说都会布置一台分站,在井底的地方也会布置一台分站,在井下的一些重要的区域,或者人员必经的一些叉路口这些位置上我们也会布置一些分站,人员下井的时候他这张卡本来是在地面的,他下到井底以后会被井底这台分站收到,那么就自动计为入井,这个人就计到井下的人数里,升井的过程也一样,本来这张卡的状态是井下,他升井到地面以后被地面的那台分站收到,这张卡就自动计为升井状态,那么从井下的总人数里清除掉,同时计满一次下井。这就是他考勤的原理。这个整个考勤功能都是系统自动处理的,这个就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