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前班数学的教学计划
学前班数学的教学安排1
一、指导思想:
主动学习新纲要,进一步领悟新纲要的精神实质与内容,不断地学习和探究新课程,在活动中找寻合适本班幼儿发展的途径,加强对幼儿进行素养教化,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儿童的发展。在新的课改,我们必需全面贯彻国家教化方针,以提高国民素养为根本宗旨,以关注学生的爱好和阅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供应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为重点,造就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素养教化,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同时指导儿童相识事物和实物的数量。能数一些实物和图像,随着相识数字的增加,要加强认、写、数、读的训练。适当渗透一些数、认、写的基础学问,过度到加、减法的计算,随着认数的增加,要加强比较数的大、小、多、少的教学和练习,接着加强认、读、数、写的训练做到学生看到物体能相识和数清物体的个数。
培育学生从小爱学数学的爱好,打好数学基础学问,发展儿童的思维实力,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儿童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良好作风,提高儿童的文化素养,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促进儿童的相识实力和建计算实力。
三、教学要求
1、使儿童初步相识一些物体和图像。
2、能数10以内的物体和图像的个数。
3、驾驭10以内的依次和大小。
4、相识符号“=”“<”“﹥”,会运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洁的分类。
6、使儿童会认、读、数、写1—10以内的数。
7、使儿童相识加减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计算实力和计算速度。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1、老师要仔细备好课,上好课,课后仔细批改作业,加强课堂形势的教学和训练,注意启发儿童的思维实力和技能,使儿童学得懂记得牢。对智力差的儿童要多加辅导,严格训练。
2、探究单元教学的教法,明确每个单元教学要求和训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行精讲地练,课内课外结合的做法,使儿童对数有所爱好,自觉地进行学习。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
第1周:稳定心情,打算课
第2周:数一数,比一比
第3周:1—5的相识
第4—5周:加减法的相识
第6周:0的相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第7—8周:相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第9—10周:6的相识及有关加减法
第11—12周:7的相识及有关加减法
第13—14周:8的相识及有关加减法
第15—16周:9的相识及有关加减法
第17—18周:10的相识及有关加减法
第19—20周:总复习、期末考试
学前班数学的教学安排4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育幼儿的相识实力,通过供应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视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实力。学前班数学教化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学问,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学问,以及简洁的测量活动等。
二、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阅历,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