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声现象总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3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生反射人们把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以上时, 人耳可以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若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以下,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增大。 5 、人类感知声音的途径空气传导和骨传导,其中空气传导是由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骨传导是指声音通过头骨, 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6、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 声音传到两只的时间, 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位置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7 、声音的三个特征是指音调、响度、音色。 8、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从 20 Hz 到 20000 Hz , 人们把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次声波。 9、响度的大小跟振幅和距发声体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 响度越大。 10、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音色也就不同。 11、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松紧、横截面积、长度有关,松紧、粗细都相同时,弦越短,音调越高。松紧, 长短都相同时, 弦越细, 音调越高。长短、粗细都相同时, 弦越紧,音调越高。 12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都属于噪声。环保噪声比物理噪声范围广。 13 、人们以分贝( dB )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14 、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 15、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16、声音可以给我们传递信息, 例如:①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判断风向及位置;②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发明了, 声纳系统, 利用声纳系统, 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鱼群; ③在医学上,利用 B超可以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 17 、声音能传递主要应用有: ①使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②医学上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18、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一般情况下,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固体、气体中快。光现象总结 1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其中, 太阳光、萤火虫发光, 水母发出的光等是天然光源; 蜡烛, 白炽灯、霓虹灯等是人造光源。 2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如小孔成像, 日食和月食, 影子形成,激光准直, 排直队, 射击。 3 为了描述光的传播情况,物理学里采用了模型法,引入光线的概念,表示光的径迹和传播方向直线叫做光线, 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有字母 C 表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近似。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 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 ,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5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