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秋天的节气节气处暑:秋天真的来了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种节气,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处”具有躲藏、终结的意思,“处暑”表达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后来,中国大部分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以此祭祀先人,寄托对亲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盼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明代诗人王象春在《齐音》中记载:“德蕃于孟秋之望,建盂兰大会,燃放河灯,招僧诵经施食,追悼亡魂。”处暑期间,接近七夕节,是民间鹊桥会节日,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和织女相会。因此民间有“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河灯一放三千里,妾身岁月甜如蜜”等民谣。
开渔节。处暑后来是渔业收获的时节,东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每十二个月处暑期间,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浙江省沿海所有要举办隆重的开渔典礼,欢送渔民开船出海。原本帆樯林立、千舸锚泊的静态海面,瞬间成为机器轰鸣、汽笛长鸣、百舸齐发的活跃场景。送其他码头人海涌动,鼓乐喧天,爆竹齐鸣,烟花怒放,一派壮观景象。开渔节的核心内容有千家万户挂渔灯、千舟竞发典礼、海岛旅游、特色产品展销、地方民间文艺表演等活动。渔民要举办隆重的祭海典礼,敬献礼物,协奏民乐,祭颂大海。祭文曰:“混沌初开,大海漫漫。外际于天,内包乎地。天风浩荡,洪波涌起。吞吐日月,含孕星汉。蕴无量之宝藏,涵不尽之资源。利舟楫而通五洲,奉鳞甲以济兆民。赖海恩泽,富民兴邦。炎黄子孙,蕃衍昌盛。泱泱中华,景曜东方,幸甚至哉。”
处暑吃“百合鸭”
处暑后来,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浮现“秋老虎”状况。俗话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这就容易产生秋燥,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吃鸭肉是可以清除秋燥的。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老式。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人在处暑这天,所有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食用。
鸭子是“鸡鸭鱼肉”四大荤之一,全身所有是宝,《本草纲目》记载鸭肉“填骨髓、长肌肉、生津血、补五脏”。鸭属于水禽,鸭肉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烟酸等,是一种适于滋补的美味佳肴。鸭肉性寒,味甘、归脾、胃、肺、肾经,具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定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利水消肿之功能。民间觉得鸭子是“补虚劳的圣药”,是进补极好的食物,常吃鸭肉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对诊断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状很有好处。
鸭肝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硒、铁等,是补血养生的最佳食物。其性温,味甘、苦,归肝经,具有补肝、明目、养血之功能,可用于辅助诊断血虚萎黄、夜盲、目赤、浮肿、脚气等症。特别合用于贫血和常在计算机前工作的人食用。但是,动物肝不适宜多食,否则易摄入太多的胆固醇。
鸭血富含铁、维生素K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其性寒,味咸,有补血、解毒之功能。鸭血可以清除体内污垢,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