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摩托车驾驶安全注意事项
摩托车安全行车知识
摩托车是一种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符合我国目前国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由于摩托车具有不稳定性和驾驶操作部位非封闭性的特点,因此,驾驶摩托车相比驾驶其它机动车难度较大,摩托车驾驶以上。
11、摩托车夜间行车时,应按规定使用灯光,要注意利用周围汽车的灯光看清前方的情况和判断路况,如前方车辆尾灯上下跳跃,则说明路面隆起或崎岖,此时要增加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并小心驾驶。
12、此外,交通法规规定,两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
六、摩托车行驶中紧急情况的处理
1、轮胎爆炸
摩托车轮胎爆炸时很少发出巨响,驾驶员应能够从摩托车的运行中觉察出轮胎漏气,如果前轮“爆炸”漏气.手把会感到很“笨重”,如果后轮“爆炸”,摩托车后部会左右急速摆动。
如果在行驶中轮胎爆炸,驾驶员要保持镇定,紧握车把减速,集中全力控制车把,不得使用制动,关紧油门,让摩托车滑行,直至速度很慢时,再移至路边停车如前轮“爆炸”,应将身体重量尽量后移;如后轮“爆炸”,仍要坐在原位上。
2、油门阻塞。
有时摩托车行驶中,驾驶员准备关上油门时,却发现它无法转动,遇此情况应该立即握紧离合器杆,踏制动减速,关上开关,靠边停车修理。
3、左右摆动。
摩托车高速行驶时,前轮有时会突然摆动,此时,唯一的方法是“减速滑行”,紧握车把,但不要企图终止摆动,不能使用制动,否则会使摆动加剧,慢慢放松油门,使车速减低。
七、摩托车乘坐与装载安全常识
1、为了附载乘客,摩托车一定要有适当的座位,座位必须够驾驶员和乘客同坐,不能太拥挤,乘客必须有踏脚处。
2、乘员乘坐时,双脚始终放在脚垫上,行进中不得离开,不得脚着地,要扶牢把手,即使摩托车停驶时也要保持骑坐,保持贴在驾驶员身后,转弯时要和驾驶员一致,保持一个重心,避免谈话和不必要的动作。
3、轻便摩托车不准载人,两轮摩托车只准附载一人。两轮摩托车驾驶座前不准座人,后座不准附载儿童。
4、两轮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不准载人。
5、两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载物,,宽度左右各不准超出车把15cm,长度不准超出车身20cm。
八、路面上存在的危险
1、硬化路面:结合本地道路状况,为便于维护和节省成本,多采用水泥路面,由于是刚性路面,严重降低
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抓地力,对两轮摩托车而言,是极其严重的潜在危险,所以行驶在水泥路面时,千万不能“高速行驶”,一有状况急刹车下侧滑翻车是必然的结果,而摩托车是“肉包铁”的交通工具,一旦摔、翻,一定会受伤。其次,水泥路面的结构必然是纵向板块结合的,路面上一定有接缝线,由于施工时路基地质的不同和偷工减料,再加上超载货车的辗压,接缝线处经常会产生高低阶,且不易在行驶中被肉眼察觉出来,摩托车行驶中,若在与线平行状态下,无意间碰上有高低阶接触压线时,怎么摔的都不知道,尤其是在雨天行驶,必摔无疑,但若因交通状况闪躲时,必须跨线也应尽量作加大角度的跨线动作,来变换车道,才是安全之策。同理,在有些年久失修的水泥路面,水泥块的破损会呈大小不一的块状分裂,而且块与块之间的高低落差极大,行驶于这类路面,过缝块时,情愿让车承受较大的震动,也不要去急闪那个高落差缝。
2、路面上的井盖:道路下面必定埋设有不少的下水管、供水管、电线电缆等管道,为便于架设与维修,在路面上一定间隔距离下,都会设置井盖,这些井盖大都是铁铸件,部分因质量差被重车压破(碎),有的被不法分子盗窃,有的因维修工人使用过后的疏忽,未放定位,这便成了车辆行驶在路面上的陷阱,尤其是对摩托车的
杀伤力更为严重,稍有大意或躲闪不及,必定人车遭殃,夜晚行车更是大意不得。在先进国家,这类障碍所造成的伤亡事件,一概由井盖所属管理单位无条件全额赔偿。
3、路面上的施工废土:由于夏季道路工程较多,工程完工后的施工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以及砂石车未密闭车斗,散落出来的沙石等杂物,这也是一大安全隐患。在巷道里人车较少的路面,常会有嫌置的大堆废土和垃圾。在夜间行车视线不良,再加上高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时,通常都会闪避不及而酿成大祸。
九、驾驶摩托车行驶的注意事项
1、提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1)、轮胎、刹车等易磨损件,保持定期更新,别贪便宜买假货或残次品,制动力与抓地力是极为关键的一方面,防止关键时刻出现意外;
(2)、由于国产车部分无链盒设置,链条的使用寿命相对较低,要经常注意链条的松紧度调整和注入润滑机油,保持最佳状态,高速中万一脱链并造成后轮卡死,是很危险的。
(3)、驾驶摩托车行驶时要养成戴头盔、手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