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8,456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ogthpsa 2022/5/31 文件大小:8.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什么是心电图?
怎样与病人相连的?
正常图形是怎样的?
心电图的概念

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意义

P-R间期
P波开始至QRS波的开始
QRS波群
左、右心室除极全过程
S-T段
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条直线,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过程
T波
心室快速复极的过程。
U波
心室后继电位
Q-T间期
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和命名
4个波
P波
QRS波
T波
U波
1个段
ST段
2个间期
PR间期
QT间期
R波: 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 向波

Q波: R波之前的负向波
S 波: 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波幅<5mm的用小写q、r、s
波幅≥5mm的用大写Q、R、S
四、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记录纸是一种1mm X 1mm的方格坐标记录纸
横坐标代表时间,每一小格为lmm,,。
心电图的测量
纵坐标代表电压
一小格为1mm,
5小格为5mm,。
心电图的测量
1、心率的测量
_________________
心率 =
60(s)
P-P间距或R-R间距
心电图的测量
(2)振幅的测量
正向波的高度:上缘至顶点;
负向波的深度:下缘至底端。
心电图的测量
(3)时间测量
各波起点的内缘至终点的内缘
五、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意义
五 心电图各波段的
正常值及意义
(一)P波
代表心房除极电位变化
:钝圆、可有切迹
* 窦性P波: PⅡ直立, PavR倒置
:<。双峰时,峰间距<。
3. 振幅:肢体导联:<;胸导联:<
P波异常的临床意义
:P波高尖,电压
≥,以ⅡⅢ aVF导联最为突出,P波时间正常<。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右房肥大。
P波异常的临床意义
2. 二尖瓣型P波:P波增宽≥,呈双峰,峰 间距≥。
3. PtfV1绝对值≥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房室传导总时间)
***:-
幼儿及心动过速时相应缩短
老人及心动过缓时相应延长
(二)P-R间期
(二)P-R间期
临床意义:
⑴P-R 间期延长:
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⑵P-R 间期缩短:
常见于预激综合征
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1、时限:
正常***~ , ,
(三)QRS波群
2、波形和振幅:
肢体导联:除avR导联外,其他五个导联一般以正向波为主
胸导联:V1、V2呈rS型V5、V6呈qR,qRs,Rs,V3 : R/S≈1

(1)在6个肢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和均≤ ,称为肢导联低电压;
(2)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和均 ≤,称为胸导联低电压;
(3)肢导联低电压加胸导联低电压称为低电压。
肢导联低电压
肢导联各 QRS波群R+S<。
广泛低电压(局部放大)
肢导联各QRS波群R+S<。
胸导联各QRS波群R+S<。
4、Q波:时间<, 振幅<1/4R,V1、V2不应有q波,偶呈QS型
病理性Q波
(四)J 点
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交接点,
反映心室除极结束,复极开始。
大多数在等电位线上
J点
J点上移
(五)S-T段
自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的起点间的时距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ST段一般位于等电位线上
偏移正常范围:
所有导联ST段下移≤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
V1-V3导联ST段抬高≤
(五)S-T段
(五)S-T段
(六)T波(T wave)
心室复极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
:较圆钝,双支不对称,T波上升支缓慢,下降支迅速。
:大多QRS主波方向一致,若V1T波向上,则V2至V6导联不应倒置。
: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
(七)Q-T间期
正常范围:-
校正Q-T间期Q-Tc = Q-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