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 6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 4 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理解寓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寓意,积累成语。
三、教学模式:
展
师:你们能经得住考验吗?老师考一考大家“滥竽充数”的近义词吧!
近义词:滥竽充数———鱼目混珠
师:看来同学们经得住了考验,没有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同学们知道“鱼
目混珠”这个成语故事吗?老师发资料,学生齐读。
鱼目混珠
从前,有个叫满愿的人买到一颗珍珠,把它珍藏起来。他有个邻居叫寿量,
非常羡慕满愿有颗名贵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一颗鱼眼以为是珍珠,也
把这个“珍珠”收藏起来。一天,有个人生病了,医生看后说需要用珍珠和在药里才能医治。于是,满愿拿出珍藏的珍珠,寿量拿出珍藏的鱼目,鱼目和珍
珠很相似,结果把它当成珍珠和在了药里。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用来比喻什么呢?
生:用来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师:回答得真准确!鼓励鼓励!鼓掌!(棒!棒!你真棒!继续努力你更棒!)
6、延伸生活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类似“滥竽充数”的例
子呢?
生:1、晨读时,有的同学不用心,不出声读。
2、间操时,有的同学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到位。
3、劳动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消极怠工。
4、盖房时,有的材料不合格,质量不过达标,以次充好。
……
师: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了这些“滥竽充数”的现象,我们应如何做呢,
我们应如何帮助别人改正呢?
师:在学习上,我们要诚实,认真,扎扎实实学好本领,为日后成才做准备。
我们要对工厂说,你们要诚实守信,这才是产品生存的根本。请记住:今天的
诚实,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利润。
7、课本剧
同学们,老师有个大胆的想法,假如二千多年前的南郭先生在齐 湣王那里
逃走了,正好遇到了现在的你,此时的你和南郭先生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为了形象逼真,老师找两名同学,一个扮演南郭先生,一个扮演现在的学生,
演一演。(道具:竽、衣服,书包)8、小练笔
刚才同学们都看了课本剧,看到了南郭先生慌忙逃走的一幕,听到了我们
现代学生对他的劝勉,那就请同学们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想一想南郭先生逃
走后他会做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他会有哪些经历呢?写一写,看谁写得最
精彩,最有趣!
《滥竽充数》教学反思
《滥竽充数》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的特点是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具有
深刻的教育意义。《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
讲排场,常叫三百人的乐队一起吹奏给他听。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可他混
进了乐队,还得到很高的待遇。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他的爱好与齐宣王
不同,他叫每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逃走
了。本则寓言告诉大家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过日子是不会长久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