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颈椎病诊治与痊愈指南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痊愈指南
1/18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痊愈指南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痊愈指南
2007
转载请注明来自
发布日期:2008-10-3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痹能够呈发生性、也能够呈
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地点和姿势有显然关系。颈部活动、
咳嗽、喷嚏、使劲及深呼吸等,能够造成症状的加重。
3.患侧上肢感觉深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
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能够出现肌肉萎缩。
4.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
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
肢放射性疼痛或麻痹、或许使原有症状加重拥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认真、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疗。
三.脊髓型颈椎病
1.多半患者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痹、深重感,随后渐渐出现行走困
难,下肢各组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既而出现上下楼梯时需要借助上肢
扶着拉手才能登上台阶。严重者步态不稳、行走困难。患者双脚有踩棉感。有些
患者起病隐藏,往往是自己想追赶即将驶离的公共汽车,却突然发现双腿不能快
走。
2.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痹、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
筷等精美动作难以达成,持物易落。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制进食。
3.躯干部出现感觉异样,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
的捆绑感,称为“束带感”。同时下肢可有烧灼感、冰冷感。
4.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如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
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秘结。性功能减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须
拄拐或借助他人搀扶才能行走,直至出现双下肢呈痉挛性瘫痪,卧床不起,生活
不能自理。
5.临床检查:颈部多无体征。上肢或躯干部出现节段性散布的浅感觉障碍
区,深感觉多正常,肌力下降,双手握力下降。四肢肌张力增高,可有折刀感;
腱反射活跃或亢进: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膝腱、跟腱反射;髌阵
挛和踝阵挛阳性。病理反射阳性:如上肢Hoffmann征、Rossolimo征、下肢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痊愈指南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痊愈指南
5/18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痊愈指南
Barbinski征、Chacdack征。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如果上
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病损在该神经节段水平。
四.交感型颈椎病
1.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2.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
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
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3.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
物感等。
4.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5.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痹可是又
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散布。以上症状往往与颈部活动有显然关系,坐位或站即刻
加重,卧位时减少或消失。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
劳苦时显然,歇息后好转。
6.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
痛。有时还可伴居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
五.椎动脉型颈椎病
1.发生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陪伴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
这些症状与颈部地点改变有关。
2.下肢突然无力猝倒,可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地点时发生。
3.偶有肢体麻痹、感觉异样。可出现一过性瘫痪,发生性昏倒。
第四部分颈椎病的诊疗标准
一.临床诊疗标准
1.颈型:拥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
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空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
2.神经根型:拥有根性散布的症状(麻痹、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
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真相切合;清除颈椎外病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痊愈指南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痊愈指南
6/18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痊愈指南
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